ID: 21037784

7.小猴子下山 课件+教案+教学阐释

日期:2025-01-09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1次 大小:733245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猴子,下山,课件,教案,教学,阐释
    (课件网) 《小猴子下山》 教学阐释 【教材解读】 1、《小猴子下山》是一篇童话。课文讲的是一只小猴子下山来,先掰了一个玉米,看见桃子就扔掉玉米去摘桃子,看见西瓜就扔掉桃子去摘西瓜,看见兔子就扔了西瓜去追免子,最后,兔子跑进树林不见了,小猴子一无所获。本文构段有特色,第 1、2、3、4 自然段都是按“小猴子来到什么地方,看到什么,心情怎样,做了什么”这样的语言形式来构段的,可以利用这个形式读懂故事内容;本文插图生动形象,图文一一对应,教学时可以把文本故事像连环画一样学习,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本文词句学习主要是注意体会不同的词表示不同的动作,教学时可借助课文插图、动作表演来理解,会用“掰、扛、扔”等动词说话。 【教材解读】 2、《小猴子下山》是统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七单元中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习惯”,目的是让学生认识养成各方面好习惯的意义和价值。需要掌握的语言要素是:根据课文信息做出简单的推断。《小猴子下山》不仅要让学生结合插图练习看图说话,还要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学习提取重点信息,尝试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推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学情分析】 1.从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体系来看,一年级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及本期前六个单元的活动,有了一定的语言积累和口语表达能力,学习了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的方法,初步学习了结合词句的理解来理解课文内容的一些方法,具有初步的思维理解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从年龄结构和心理特点来分析,此时的学生大多七、8岁,还处于一个好动的阶段,有意注意维持的时间不长,在课堂上必须多让学生活动与实践,语言、动作要富有童趣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发挥其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诵读中国优秀童话故事,增长知识,彰显文化,弘扬传统。 语言运用:正确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多种方法认识“掰、扛、扔、摘、捧、抱”等。通过图示理解“瓜、非”。 思维能力: 1.借助插图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猴子心情的变化。 2.借助插图、动作,尝试复述课文内容。 审美创造: 尝试对故事情节的发展做出推断,引导学生从小猴子的行为中得到启示:做事情明确目标,始终如一。 【教学重点】 1.多种方式认识“掰、扛”等动词,学会语用表达。 2.根据插图、动作,复述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1.动作“掰”的理解 2.加入动作、表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一至二年级孩子喜欢阅读浅近的童话,对美好的情境产生向往,教师可以在课堂中创设阅读情境,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教学《小猴子下山》这篇童话时,可以围绕“小猴子走到哪里,看到了什么,做了什么”展开教学。 【教学方法】 2.多元识字,理解运用结合 通过随文识字的方法,让孩子在读童话的过程中学习生字,打下较为扎实的识字基础。比如先从趣味朗读第一自然段开始,让孩子边读边做动作,体会小猴子的心情,引导孩子说出小猴子不是一般的高兴,就是“非常高兴”,教师可以从字形的角度出发,溯源识“非”,这时课件出示古代的“非”到现在的“非”字演变过程。接着趁热打铁再出示“常”这个字,指导书写。 【教学方法】 3.读演结合,尊重认知规律 低年级的孩子年龄尚小,天性爱玩,对童话故事里的鲜活人物和有趣生动的故事情节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在教学中,教师先让孩子在文中找一找表示动作的字,进行归类识字。如“掰、捧、抱、扛、扔、摘、追、蹦、跳”等字,让孩子们根据图片和词语提示,理解动词的含义,并说一说这些字有什么特点呢?再演一演,加深理解。 【课程设计】 《小猴子下山》是部编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