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44618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童话故事

日期:2025-04-27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1次 大小:2881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项目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语文下册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教学设计童话故事 项目名称: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学科:语文 相关学科:美术、音乐、信息技术 项目时长:2周 年级:四年级 项目简述: 本项目基于教材中的童话故事单元,用“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这一关键概念,用“如何感受童话故事的奇妙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这个本质问题重构已有课文,用“如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这一驱动性问题,引发学生的创造性和社会性实践。 教材和相关资料: 本单元教材主题为:奇妙的童话,点燃缤纷的焰火,照亮我们五彩的梦。 一共三篇课文,主要由《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三篇课文组成。 本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经典童话故事,充满奇思妙想,非常有趣。展示了人物的美好形象。《<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介绍了宝葫芦的故事,非常有趣、想象奇特。《巨人的花园》介绍了巨人和孩子的故事,说明了只有学会分享,才能得到快乐、幸福的道理。《海的女儿》节选了原作的开头部分,写小人鱼对人类世界充满了无限的向往。 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宝葫芦的秘密>(节选)》课后题有“根据已有内容创编宝葫芦的故事。”习作《故事新编》重新编一个故事,可以是《龟兔赛跑》的故事,也可以是《狐假虎威》、《井底之蛙》、《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核心知识: 1、这一单元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 知识: ①写景(童话故事发生的背景)常用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排比、夸张等)及其表达效果。 ②写童话故事常用的表现手法(幻想和夸张、拟人)及其表达效果。 ③写人常用的表现手法(语言、动作、神态、事件)及其表达效果。 技能: ①能把握好重音,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②能区分和运用写实和想象。 ③能从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角度品味童话故事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④梳理童话故事中人物的特点,理解作者是如何刻画人物的特点的,以及用怎样的语言形式来呈现这些特点的。 ④运用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运用刻画人物特点的手法刻画特色鲜明人物形象。 2.提炼学科关键概念或能力。 关键概念:感受童话故事的魅力。 驱动性问题: 1.本质问题:怎样感受童话故事中神奇的想象和鲜明的人物形象 2.展开想象的翅膀,如何按自己的想法新编故事? 成果与评价: 个人成果: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在单元内容学习结束之后,根据文中童话故事神奇的特点以及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形象,结合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能够最终完成本单元的项目驱动任务,即学生自主选择将新编哪一篇故事的结局。然后根据结局推测故事情节,运用恰当的语言描述成一篇完整的故事,进而顺利完成本单元的习作任务。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故事叙述,进一步感受童话中的神奇,理解童话中的人物形象。 团队成果: (1)童话故事阅读计划; (2)《宝葫芦的秘密》《巨人的花园》《海的女儿》连环画童话故事海报或者手抄报; (3)童话故事手绘本;编辑“童话故事”报纸; (4)童话故事“俗语”搜集(形成小报或读书摘抄); (5)搜集整理“童话故事中的‘神奇魅力’”(以多媒体课件或美篇分享); (6)与童话故事有关的古诗搜集(以多媒体课件或美篇分享); (7)《龟兔赛跑》故事新编; (8)新编童话故事演讲比赛;童话剧表演。 除了以上罗列的项目成果之外,小组成员可以加入一些其他项目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交流。同学们可以先进行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如何完成以上项目,再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互相分享观点,最终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展示每个小组的项目学习成果。 评价的知识和能力:学生能够以童话为主题进行项目作品制作,使学生能够深度理解。 公开方式:全班将在这个单元学习结束的时候举行创编童话故事演讲比赛,童话剧表演比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