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课标·定向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欧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欧洲文明的特点。(唯物史观、史料实证) 时空·定位 学习任务1 西欧封建社会 一、西欧封建社会 1.建立: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日耳曼人迁徙后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之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2.特征: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 二、封君封臣制度 原因 社会动荡和自然经济的产物 内容 内涵 授予土地者为封君,领取土地者为封臣 权力 (1)层层分封;(2)占有土地及享有土地上的司法、行政和经济等各种权力 义务 封臣效忠封君,主要义务是服兵役 影响 (1)国王或皇帝是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通过封君封臣制与各级封建主联系起来,成为统治阶级 (2)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不同程度的分裂割据局面 【微思】 (1)中古又称中世纪,是欧洲的封建社会时期,你知道中世纪欧洲封建社会典型的政治制度是什么吗 提示:封君封臣制度。 (2)阅读课本“学思之窗”,据史料,概括西欧封君封臣制度有何特点。 提示:形成契约关系;具有等级性。 三、封建庄园 1.庄园制度(从【智选】中选出相对应的序号) 地位 中古西欧基本的②组织 耕地 类型 ③ 领主直接经营,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 ④ 农民从领主处领有的土地,分为自由农份地和农奴份地,自耕自收 劳动者 农奴和自由农民构成,向领主缴纳租税 ① 领主或其管家主持,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秩序 智选:①庄园法庭 ②农业经济 ③领主自营地 ④农民份地 2.农奴制度: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被固着于土地上,需要自备工具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 【微思】 (1)“农奴无疑是不自由的,首先,他不能擅自离开土地,他们被迫定期给领主干活而毫无报酬”,这体现了农奴制有什么特点 提示:农奴在法律上是非自由人,受到领主的剥削和压迫。 (2)观察课本“西欧封建庄园示意图”,从经济的角度看,西欧庄园呈现怎样的特点 提示:形成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图解】 封君封臣制度 借图发挥 西欧实行封君封臣制度,封君和封臣之间建立了相应的权利义务关系。 地方具有一定的自主权,西欧并未建立高度的中央集权。 【辨析比较】 西周分封制和西欧封君封臣制度的比较 (1)相同点 ①都是有条件的分封制,封臣或诸侯都要对上级封君或天子效忠,并履行一定的义务。 ②目的:都是维护统治。 (2)不同点 项目 分封制 封君封臣制 时期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维系 以血缘为纽带、以忠诚和宗法制来维系 以土地为纽带,依靠效忠来维系,没有明确的制度来维系 顶端 顶端是天子,天子只有一个 顶端是国王,而国王很多,没有形成统一国家 学习任务2 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一、王权的加强 1.背景 政治 (1)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 (2)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 经济 中古中后期,社会环境稳定,经济增长 2.表现 (1)15世纪晚期都铎王朝建立,英格兰逐渐形成了较为强大的王权。 (2)到15世纪晚期,法兰西国王击败了各地封建主,基本完成了法兰西的统一。 (3)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了西班牙和葡萄牙。 3.影响:为西欧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微思】 阅读课本“历史纵横”,概括英国颁布《大宪章》有何影响。 提示:调整封君与封臣的关系,有助于封建统治的稳定。 二、城市的兴起与自治 1.城市的兴起 背景 (1)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2)耕地面积增加;(3)风力、水力和畜力的使用;(4)工商业复兴和繁荣 时间 10—11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2.城市自治 (1)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城市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2)手段:谈判、以金钱赎买、武装暴动。 (3)影响 经济 有利于城市经济的发展 文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