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63976

赣科版(2022)五上信息科技 第9课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教案3

日期:2025-11-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42次 大小:1739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9课,教案,实现,程序,结构,顺序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课题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是赣科版2022信息科技五年级第三单元《算法的控制结构》中的关键一课。本课旨在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这一直观工具,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并掌握顺序结构这一基础算法概念。通过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这一具体任务,学生不仅能够熟悉图形化编程软件的操作流程,还能深刻理解顺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执行”的特点,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控制结构打下坚实基础。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图形化编程软件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重要性,理解其在表达和实现顺序结构算法中的关键作用。通过对“小鹿向小猴打招呼”实例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生活中信息流动和处理的敏感性,意识到编程是实现特定信息交互的一种有效方式。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的方法,将“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按顺序执行的步骤,并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准确实现这些步骤。通过编程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理解顺序结构的概念,掌握其在算法设计中的基本应用,培养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图形化编程软件的操作界面和编程流程,利用软件提供的图形化元素和逻辑块,创造性地实现顺序结构程序。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探索不同的编程思路和方法,通过试错和迭代优化程序,提升数字化学习和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编程过程中,能够遵循编程伦理和社会规范,确保所编写的程序符合道德和法律要求,不侵犯他人权益。通过学习,学生能够认识到编程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责任,培养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行为习惯。同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和编程经验,促进信息技术的交流与合作。 重点 认识图形化编程软件,掌握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的流程 难点 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展示一段动画或视频,内容是小鹿在森林中偶遇小猴,并友好地打招呼的场景。提问学生:“你们觉得这个场景有趣吗?如果我们能用编程的方式重现这个场景,你们觉得怎么样?”引出主题:简要介绍图形化编程软件,并说明今天我们将使用这款软件来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 观看动画或视频,思考并回答教师的提问。对图形化编程软件产生兴趣和好奇心,期待接下来的学习内容。 通过生动的情境创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引出本课主题,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讲授新课 环节一:图形化编程软件入门教师活动:软件展示与介绍:首先,在屏幕上展示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界面,逐一介绍界面的主要组成部分,如菜单栏、工具栏、代码块区域、舞台(或画布)等。基础操作演示:通过鼠标操作,演示如何打开新项目、保存项目、调整舞台大小等基本操作。同时,介绍代码块的拖拽、组合方式,以及如何通过代码块构建简单的程序逻辑。概念讲解:简要介绍图形化编程的基本概念,如“事件”触发程序的开始,“动作”执行具体的任务,“控制”结构决定程序执行的顺序等。环节二:顺序结构详解与实例引入教师活动:顺序结构定义:明确顺序结构的定义,即程序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特定的顺序依次执行,每个步骤完成后才执行下一个步骤。实例分析:以“小鹿向小猴打招呼”为例,详细分析该任务包含的顺序步骤,如小鹿出场、小鹿移动到小猴位置、小鹿说话(打招呼)、可能的小猴回应等。编程思路引导: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这些步骤转化为图形化编程中的代码块,特别是如何利用“顺序控制”的代码块(如“当...时”作为事件触发,“然后...”作为动作执行)来构建程序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