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课题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是赣科版2022信息科技五年级第三单元《算法的控制结构》中的第9课《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旨在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这一直观工具,引导学生认识并掌握顺序结构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应用。本课不仅让学生熟悉图形化编程的界面与操作流程,还通过具体实例———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加深学生对顺序结构“自上而下,依次执行”特点的理解。这样的设计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控制结构奠定了坚实基础。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图形化编程软件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重要性,理解编程在解决问题和表达创意中的作用,增强对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的敏感性和关注度。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将“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顺序执行的步骤,并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通过拖拽积木块(或类似元素)的方式实现这些步骤,从而理解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通过实践操作图形化编程软件,掌握数字化学习的新技能,能够创新性地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现具有个人特色的顺序结构程序,如修改打招呼的内容或添加其他动作,展现数字化学习的成果和创新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编程过程中,能够认识到信息社会中的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不编写或传播恶意程序。同时,通过编程实践,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共同维护一个积极、健康、向上的信息社会环境。 重点 认识图形化编程软件,掌握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的流程 难点 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教师首先展示一段有趣的动画,内容是森林里的小鹿和小猴在愉快地交流,然后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段动画是怎么做出来的吗?如果我们想要小鹿向小猴打招呼,在编程中应该如何实现呢?”以此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入主题:教师简要介绍图形化编程软件的概念,强调它能让编程变得更直观、更有趣,适合初学者入门。随后,宣布本节课将学习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 观看动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积极猜测动画制作的背后原理。聆听教师介绍,对图形化编程软件产生兴趣,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生动的动画和贴近学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简要介绍图形化编程软件,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明确学习任务。 讲授新课 环节一:图形化编程软件初探教师活动:软件展示与介绍:首先,在大屏幕上打开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界面,向学生展示软件的外观、布局及主要功能模块,如“代码区”、“素材库”、“舞台”等。操作界面解析:逐一介绍软件界面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特别是如何拖动积木块(或称为代码块)到代码区进行编程,以及如何通过“舞台”预览程序的执行效果。基础操作演示:演示如何新建项目、保存项目、添加和删除角色等基本操作,让学生初步了解图形化编程软件的使用流程。环节二:顺序结构概念与实现教师活动:顺序结构讲解:结合“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情境,详细解释顺序结构的概念,即程序按照编写好的顺序,一个接一个地执行每个步骤,不跳跃、不重复。编程步骤分解:将“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分解为若干个顺序执行的步骤,如“小鹿从舞台左侧出现”、“小鹿走到舞台中央”、“小鹿说‘你好,小猴!’”等,并在黑板上或PPT上列出这些步骤。编程示范: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按照分解的步骤,逐一演示如何使用积木块(如“当绿旗被点击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