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课题 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赣科版2022信息科技五年级第三单元《算法的控制结构》中的第9课《顺序结构的程序实现》,旨在通过图形化编程软件这一直观工具,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顺序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实现方式。教材通过“小鹿向小猴打招呼”这一生动有趣的实例,不仅让学生认识并熟悉图形化编程软件的操作界面和编程流程,还巧妙地融入了顺序结构的逻辑,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顺序结构程序的编写方法,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算法控制结构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图形化编程软件作为信息处理工具的重要性,理解通过编程可以实现信息的自动化处理和表达。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识别并理解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普遍应用,增强对程序执行逻辑和信息流动过程的认识。计算思维:学生能够运用计算思维,将“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任务分解为一系列按顺序执行的步骤,并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这些步骤。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掌握顺序结构在程序设计中的核心思想,即按照预定的顺序执行一系列操作以解决问题。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实践,掌握编程的基本流程和操作技能,提高数字化学习的能力。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挥创新精神,尝试不同的编程思路和解决方案,培养在数字化环境下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的过程中,能够遵守编程伦理和规范,认识到自己作为编程者的责任和义务。学生能够理解程序设计与社会、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关系,思考如何利用编程技术为社会创造积极的价值,培养信息社会下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 认识图形化编程软件,掌握用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编程的流程 难点 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小鹿向小猴打招呼的顺序结构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创设:教师展示一段动画,内容是小鹿在森林中偶遇小猴,并友好地打招呼的场景。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小鹿是如何通过编程实现向小猴打招呼的吗?”以此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入主题:简要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使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顺序结构的程序,并说明这将帮助我们理解程序执行的基本逻辑。 观看动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对即将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和期待。聆听教师介绍,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生动有趣的动画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明确学习目标,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初步的了解和期待。 讲授新课 环节一:图形化编程软件初探教师活动:软件展示:打开图形化编程软件的界面,向学生展示软件的整体布局,包括菜单栏、工具栏、代码块区域、舞台(或画布)等关键部分。功能介绍:逐一介绍软件的主要功能模块,如“角色库”用于添加角色,“背景库”用于设置场景背景,“代码块”区域则包含了实现各种功能的编程块。操作演示:通过简单的操作演示,如拖动一个角色到舞台上,改变其大小或位置,让学生直观感受图形化编程的便捷性。环节二:顺序结构编程基础教师活动:概念讲解:明确顺序结构的定义,即程序中的语句或代码块按照书写的顺序依次执行,不存在跳转或分支。实例引入:以“小鹿向小猴打招呼”为例,讲解如何将这一实际场景转化为顺序结构的编程任务。引导学生思考并列出实现该任务所需的基本步骤,如小鹿出现、移动、说话、小猴反应等。编程流程:结合图形化编程软件,演示如何按照顺序结构的思路,逐步将每个步骤转化为代码块,并依次排列在代码块区域中。强调代码块的连接方式和执行顺序。环节三:动手实践前的准备教师活动:角色与背景准备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