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064222

赣科版(2022)五上信息科技 第11课 分支结构的程序实现 教案5

日期:2025-11-21 科目:信息技术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6次 大小:1761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11课,教案,实现,程序,结构,分支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分支结构的程序实现 课题 分支结构的程序实现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五年级 教材分析 本课作为《算法的控制结构》单元的关键一课,旨在通过Scratch图形化编程软件,深化学生对变量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能力。通过实践互动式的知识问答程序,学生不仅能够学会在Scratch中创建和运用变量来存储与更新信息,还能将分支结构知识融入程序设计中,提升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能力。此课融合了理论知识与动手实践,有效促进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发展。 学习目标 信息意识:学生能够认识到在编程中信息的存储与处理的重要性,理解变量作为信息载体的角色,并意识到通过变量可以更有效地管理和操作程序中的数据。通过设计互动式知识问答程序,学生能够感知到信息流动和交互在编程中的关键作用,增强对信息动态变化过程的敏感度。计算思维: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在处理条件判断和用户交互时,能够逻辑清晰地设计分支结构,确保程序能够正确响应不同输入。通过实践,学生将学会将复杂问题分解为可管理的子问题,并利用变量和分支结构逐步解决,从而锻炼其计算思维的抽象、分解和算法设计能力。数字化学习与创新:鼓励学生利用Scratch等图形化编程软件进行数字化学习,通过拖拽积木块的方式直观理解编程逻辑,降低编程学习门槛,激发学习兴趣。在设计互动式知识问答程序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尝试不同的分支结构和变量用法,创造出既有趣又实用的程序作品,培养其在数字化环境中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信息社会责任:引导学生认识到在编程过程中应遵守的伦理规范和法律法规,确保所设计的程序不会侵犯他人隐私、散播虚假信息等,培养学生的信息伦理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互动式知识问答程序的设计,鼓励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利用编程技术传播正能量,为社会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同时,也强调在团队合作中尊重他人观点、共同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 重点 掌握变量的概念并能够在图形化编程软件中创建和运用变量 难点 能运用图形化编程软件实现互动式的知识问答程序的任务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情境引入:展示一个简单的猜数字游戏视频或现场演示,让学生观察游戏中如何根据用户的输入(猜测的数字)给出不同的反馈(提示“太大”、“太小”或“正确”)。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游戏背后是如何通过计算机程序实现的吗?为什么计算机能根据不同的输入给出不同的回答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分支结构的程序实现。” 观看视频或演示,思考并讨论计算机是如何实现这种交互的。提出问题或疑惑,激发学习兴趣。 通过具体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引出分支结构的概念及其在编程中的重要性。 讲授新课 环节一:引入变量概念与操作教师活动:开场引言:首先,向学生介绍变量在计算机编程中的重要性,将其比喻为“程序中的小盒子”,用于存放数据,方便随时取用和修改。Scratch界面展示:打开Scratch软件,展示变量创建的区域(通常在数据模块下),并解释如何给变量命名(遵循简单明了、避免与关键字冲突的原则)。实例演示:通过创建一个简单的Scratch项目,如“计分器”,演示如何创建变量(如“分数”),并在舞台上显示该变量的值。接着,展示如何通过代码块(如“当绿旗被点击”和“改变[分数]的值”)来更新变量的值。提问互动:在演示过程中,适时提问学生关于变量命名的注意事项、变量值如何变化等问题,鼓励学生思考并回答。环节二:深入分支结构原理与应用教师活动:原理讲解:详细解释分支结构的原理,即根据特定条件判断来决定程序接下来执行哪一部分代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