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七单元 23 黄继光 i 活动一 认识英雄 了解背景 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的品质 学习从多个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 22古诗三首 23黄继光 24“诺曼底号”遇难记 25挑山工 故事背景 1950年,美帝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又把战火引到我国边境,新生的人民共和国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毛主席发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与朝鲜人民并肩作战。 1952年10月,上甘岭战役打响了,美军以6万多重兵向上甘岭地区发动猖狂进攻,企图攻占该地区西侧高地,仅仅3.7万平方公里的阵地,投掷了几千枚重磅炸弹,山头被削平1米多,在那场残酷的战役中,为夺下敌人的597.9高地,黄继光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年他才21岁。 组词:爆破 爆发 爆裂 重难点字书写指导 bào 爆照 右部横画较多,注意距离。右部下边的笔画是竖钩、点、提、撇、点,不要写成“水”。 左窄右宽 爆 启 炸 荣 爆 shè dàn qǐ zhà bào róng 射 弹 学写字 表现了黄继光和两位战友毫不退缩的顽强精神。 敌人发现他们了。几发照明弹升上天空,黑夜变成了白天。炮弹在他们周围爆炸。他们冒着浓烟,冒着烈火,匍匐前进。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摧毁火力点的重任落在了黄继光一个人的肩上。 动作描写 检测预习 战场 持续 命令 占领 射击 突击 枪弹 愤怒 注视 光荣 艰巨 消息 炮弹 爆炸 烈火 子弹 不料 规定 惊天动地 消灭 纹丝不动 不可开交 战役 屡次 匍匐 晕 yūn 头晕 晕头晕脑 yùn 光晕 晕船 晕车 同学们想一想“一个战士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黄继光的肩上、腿上也负了伤,此时的黄继光会怎样想呢? 战友们,我会为你们报仇,一定会完成任务。不管有多大困难,我也绝不会让敌人得逞! 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他举起右臂,手雷在探照灯的光亮中闪闪发光。 我的收获 2 叙述: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 交流:与英雄黄继光的对话。 4 写法特点:用语言、神态和动作描写表现人物的情感和品质。 1 积累:我识记的词句_____。 同学们想一想全文曾三次出现比喻子弹的句子,分别比作什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分别比作雨点、冰雹、暴风雨。说明敌人的火力越来越猛烈,战斗越来越激烈,但黄继光丝毫没有退却,表现了黄继光的英勇顽强。 597.9高地∶因为没有名字就用其高度命名,这样的阵地易守难攻,如果不趁着黑夜攻下主峰,到白天敌人反攻,已经夺得的那些山头就很容易丢掉。 阅读第8自然段,说说语句中的数字和省略号让你体会到了什么? 思考感悟 数字和省略号: 说明黄继光在艰难的情况下仍坚持前进,虽然与目标的距离在拉近,可对于负了伤的他来说,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 体会到黄继光完成此次任务的决心;视死如归、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同学们说一说从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出什么? “又站起来”“张开双臂”“猛扑上去”“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些动作展现了黄继光牺牲的经过,也表现出了他的英勇与顽强。 故事背景 上甘岭战役 是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历时43天的一场著名战役。1952年10月14日,“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志愿军防守部队进行了顽强抵抗,阵地多次失而复得。在持续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共击———联合国军”900多次冲锋。最终志愿军守住了阵地,取得了胜利。 上甘岭战役 朝鲜战场 597.9高地 营参谋长 火力点 探照灯 照明弹 这些与战争有关的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