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137299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测试卷

日期:2025-09-23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73次 大小:190178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学期,历史
    江苏省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初测试卷 1.(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三月三,拜轩辕。”每年的农历三月初三,在河南新郑市都会隆重举行我国规模最大的祭祖活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祈福。此祭祖活动的主人公是(  ) A.炎帝 B.蚩尤 C.黄帝 D.嫘祖 【答案】C 【知识点】炎帝和黄帝 【解析】【分析】、据题干“三月三,拜轩辕”并结合所学,黄帝,名轩辕,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故C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黄帝,不是炎帝、蚩尤、嫘祖,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炎帝和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反映的是黄帝。 2.(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如图是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农作物品种。材料可证实我国(  ) (黍)现在仍旧称为黍,去皮之后称为大黄米。 (禾)现在称为谷子,去皮之后称为小米。 (来)现在称为小麦。 (麦)麦在商代可能专指大麦。 ( )在商代已经有稻、有人说“ ”字就应读“稻”。 A.远古人类的产生 B.原始农业的兴起 C.盘古传说的真实 D.早期国家的建立 【答案】B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说明甲骨文中可以见到的农作物品种有黍、谷子、小麦、稻等,材料可证实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故B符合题意; 题干材料不能证实远古人类产生、盘古传说的真实、早期国家的建立,排除ACD。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甲骨文,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题干材料可证实我国原始农业的兴起。 3.(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浙江义乌桥头遗址发现上山文化晚期的聚落和墓葬,出土石器制作精美,有些陶器表面还用白彩绘出太阳纹、点线纹、平行短线等纹饰,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在审美和信仰方面取得的进步。下列与桥头遗址最接近的原始人类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马坝人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题干材料反映上山文化晚期的聚落和墓葬出土石器和陶器,反映出当时的人们在审美和信仰方面取得的进步。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会制作和使用装饰品。故C符合题意; 元谋人、北京人、马坝人没有爱美意识,排除ABD。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山顶洞人,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知道山顶洞人有爱美意识,会制作和使用装饰品。 4.(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考古学者发现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的主要证据是(  ) A.历史书籍 B.历史传说 C.化石 D.科学实验 【答案】C 【知识点】中国境内的早期人类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根据已学知识可知,在云南省元谋县,我国科学家发现了两颗门齿化石和一些粗糙的石器,以及大量的炭屑、小块烧骨,经专家鉴定,证明他们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知道用火了,这一远古人类就是生活在距今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是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C项正确; 历史书籍属于二手史料,证明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不具有说服力,排除A项; 历史传说的可靠性需要进行论证后方可采用,排除B项; 科学实验也是要建立在化石证据的基础之上才能证明人类是由古猿逐渐进化而来,排除D项。 故答案为: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难度适中,考查学生对化石的认识。 5.(2024七下·江苏开学考)下侧图1建筑应位于图2中的位置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 【知识点】原始的农耕生活 【解析】【分析】根据题干图片信息和所学可知,图1是河姆渡居民的干栏式建筑,河姆渡遗址位于浙江省余姚县,处于长江流域,位于图2中①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