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184981

【核心素养】第七单元 课题1 燃料的燃烧 第1课时 课件+教学设计+分层练习

日期:2024-09-17 科目:化学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33次 大小:31488912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燃烧,分层,教学设计,课件,1课时,核心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燃料的燃烧》第1课时同步分层练习 【基础培优】 1.下列关于燃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燃烧一定有发光、放热现象 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发生燃烧 C. 所有的燃烧都需要点燃或加热 D. 燃烧时一定有火焰产生 2.取一张光滑的厚纸,做成一个如图所示的小纸锅,用纸锅盛水在火上加热,锅里的水烧开了,纸锅却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 纸的着火点变低 B. 水隔绝了氧气 C. 温度低于纸的着火点 D. 纸锅与氧气的接触面积太小 3.在工业上,下列增大燃料利用率的措施中,与燃料充分燃烧无关的是( ) A. 把煤炭磨成粉末状进行燃烧 B. 把柴油喷成雾状进行燃烧 C. 给锅炉鼓风,增加空气供给量 D. 给锅炉外壳装隔热层,减少热量散失 4.开辟防火带是山林防火的一个措施。在树林中间开辟通道(防火带)的主要目的是( ) A.降低着火点 B.隔绝空气 C.隔离可燃物 D.沿通道扩散浓烟 5.用酒精灯加热盛有水的纸杯底部,纸杯没有燃烧,其主要原因是( ) A.温度未达到纸的着火点 B.纸不是可燃物 C.纸杯没有和氧气接触 D.加水后,纸的着火点降低了 【能力提升】 一、单选题: 1.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 ) 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2.用一块棉手帕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用火点燃,当手帕的火焰熄灭后,发现手帕完好无缺,下面解释正确的是( ) A.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假象 B.酒精能降低棉布的着火点 C.手帕上的水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酒精跟棉布反应,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3.安全警钟应时刻长鸣。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D.面粉厂内,禁止吸烟 4.下列所采取的安全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 B.煤气泄漏迅速打开排气扇 C.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D.在森林大火蔓延路线前开辟一条“隔离带”,以控制火灾 5.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如图为某实验示意图,有关该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只有铜块上的白磷燃烧 B.向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 C.热水的作用既提供热量又隔绝空气 D.升高水的温度,铜块上的红磷也能燃烧 二、填空探究题: 1.为了探究燃烧的条件,小军查阅资料得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红磷的着火点是240℃,…燃烧产物五氧化二磷是白色固体,会刺激人体呼吸道。 他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 将分别盛有少量白磷和少量红磷的两支试管,放到盛水的烧杯中,另将少量白磷直接投入到烧杯的水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 ①试管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②试管中的红磷不燃烧;③烧杯中的白磷不燃烧. (1)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由现象①②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 由现象①③得到的燃烧条件是_____; (2) 小杰认为小军设计的装置有不足之处,需要改进,小杰改进的装置如图2,改进后的图2装置与图1装置比较,优点是_____;小林同学指出图2装置仍有不足之处,并设计了图3装置,其中气球的作用是_____。 2.火是文明的起源,人类取火的方法经过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1)古人取火时,用火镰击打火石,产生的火花引燃可燃物,艾绒是一种常用的引燃物,主要是它的_____,因而容易点燃。 (2)1830年发明了火柴。原理是将白磷、硫、KClO3、MnO2混合,摩擦后发生KClO3分解等一系列反应,引燃火柴杆,推测KClO3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是_____,使燃烧更剧烈。 3.诗人陆游的笔记中记载“书灯勿用铜盏,想瓷盏最省油,蜀中有夹瓷盏…可省油之半”“一端作小窍,注清冷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夹瓷盏被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