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古诗三首 【教材解说】 《古诗三首》是统编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精读课文,由《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三首七言绝句组成,内容都与古代儿童的生活有关。细读这三首古诗,发现以下特质: 1.题材相同。三首古诗都描写了古代农村儿童的生活场景。《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农家的孩子们不会耕地也不会织布,却在茂盛的桑树下学着大人的样子种瓜。《稚子弄冰》通过“脱”“穿”“敲”等一系列动作,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幼童在严寒天气弄冰玩耍、自得其乐的画面。《村晚》展现了牧童骑牛晚归的情形:放牛回家的孩子横坐在牛背上,拿着短笛随意地吹奏。课文的插图分别描绘了第一、三首古诗的主要场景,有助于学生走进情境、理解诗意。三首古诗都表现了农村儿童天真无邪、顽皮活泼、悠闲自在的情趣。 2.环境各异。细细品味,三首古诗中儿童所处的环境是各不相同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于夏忙时节,农人白天到田里除草,晚上回来搓麻线,农家男女各自挑起家庭重担,村庄上下、一派繁忙。《稚子弄冰》写了寒冬之时、冰天雪地的村庄。《村晚》的环境颇有意境:在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高涨,两个“满”字写出了水草丰美的景象;“衔”“浸”二字形象地展现了落山的太阳好像被远山衔在嘴里,这一切都倒影在水中的景象。 3.情感相融。三位诗人都是在晚年以老者的视角描写孩童的生活,塑造了天真可爱、调皮活泼、悠然自得的儿童形象,流露出对乡村儿童的喜爱、赞美之意。同时,三首诗歌也使得诗人对快乐童年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更深入人心。因此,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通过抓住儿童形象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是本课的重点。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对古诗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方法,因此,本课的学习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运用结合注释、插图,联系生活,想象画面等方式理解诗句表达的意思,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再适时地加以引导,进而让学生能更好地感悟并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昼”等4个字。 2.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在比较中发现三首古诗的异同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深入体会三位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联读拓展,感受更多诗人笔下的童真童趣。 4.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教学重难点】 1.重点:通过多种方式理解诗歌大意,在比较中发现三首古诗的异同点,感受其中的童真童趣。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深入体会三位诗人的情感。 2.难点:根据古诗内容展开想象,选择其中一首改写成短文。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昼、耘”等4个生字,读准多音字“供”,会写“耘”等3个字。 2.借助注释、插图,想象画面理解诗歌大意,在比较中发现《四时田园杂兴》《村晚》的异同点,感受相似的儿童情趣、以及繁忙与宁静的环境之别。 3.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深入体会两位诗人对童年生活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 板块一:情境引路 整体初探 1.创单元情境,设主题任务。 (1)引读主题:冰心曾说,每一个人都有他自己的童年故事———快乐也好,辛酸也好,对于他都是心动神移的最深刻的记忆。 (2)呈现目录:这个单元,我们要搭乘童年的绿皮火车去往四个站点,先去瞧瞧古人的童年生活,再去看看名家笔下的童年,在了解大人的童年岁月后,写写我们自己的童年故事。在这趟旅程中,我们要随身携带“童年旅行手帐”,记录发现和感受,最后,在班级“童年旅程沙龙活动”上分享一路的收获。 2.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先开往第一个站点,走近古代儿童多姿多彩的生活,读课题。 (1)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