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56506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教学课件(共35张PPT)——高中历史人教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上

日期:2025-09-1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6372332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抗战,纲要,中外,统编,人教
  • cover
(课件网) 新课导入 1937年9月,时任清华国文系主任的朱自清提着一个旧皮箱,挤上了开往长沙的火车。此时华北沦陷,清华被迫南迁,和北大、南开合并,组成“临时大学”(后更名为西南联大),他此行就是为了筹备教学相关事宜。 朱自清并不知道,早在一个月前,自己曾任教的宁波中学,竟和西南联大一样,开始了一场从沿海内迁,一路颠沛流离的流亡办学之路。那一年,宁中入学考试的英文和国文作文题都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为何宁波中学及清华等高校会被迫迁校? 第22课 从局部抗战到全国抗战 01 02 03 04 目录 扁平风演示模板 局部抗战 日军的侵华暴行 全国抗战的开始 巩固练习 01 局部抗战 一、日本侵华 1.原因 收满洲逼俄国,并朝鲜窥清国,取南洲袭印度。宜择三者之中易为者而先为之。此乃天下万世、代代相承之大业矣。” ———明治维新先驱吉田松阴 20世纪30年代初,从美国开始的世界经济危机也沉重打击了日本……中小企业纷纷倒闭,农户平均负债700-800元。日本国内矛盾激化,经济危机也引起了政治危机。 ———《日本侵华七十年史》 历史原因:征服满蒙是日本既定国策; 直接原因:受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影响。 九一八事变前夕,蒋介石调集30万军队并亲任总司令,坐镇江西,指挥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第三次围剿”。1932年7月在东北沦丧、日本日益扩大侵华态势的形势下,蒋介石竟仍调集63万部队,亲任围剿”军总司令兼鄂豫皖三省围剿”军司令,发动了对中央革命根据地的第四次围剿”和对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 围剿”。 ———张宪文《中国抗日战争史(1931-1945)》 有利时机:中国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给日本以可乘之机; 国际原因:西方大国推行纵容日本侵略的“绥靖”政策; 一、日本侵华 2.过程 时间 地域 日本侵华进程 1931.9.18 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2.1.28 1932.3 1933 1935 华北 华北事变 1937.7.7 1937.8.13 上海 八一三事变 1937.12.13 1938.10 广州、武汉失守 1940.3 1941-1942 一·二八事变 建立伪满洲国 向长城沿线进犯 卢沟桥事变 南京大屠杀 建立汪伪政府 “治安强化运动” 1931.9.18 沈阳 九一八事变 1933向长城沿线进犯 1932. 3 长春 伪满洲国 1940.3 南京 汪精卫 伪国民政府 1937.12.13 南京大屠杀 1937.7.7 卢沟桥事变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华北 南京 北平 长城 长春 上海 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 南京 根据材料并结合教材补全日军侵华过程? ①实质:把华北变成第二个伪满洲国 (日本殖民地)。 ②华北事变标志着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中华民族主要矛盾。 时间的延续 空间的扩展 侵华程度的的加剧 一、日本侵华 3.各方应对———国际 1931 年国联派遣李顿调查团调查九一八事件,在对中国进行约4个月的考察后,作出一份报告书,报告书认为日本不应侵略中国东北,东北归国际共管。 日本代表表示抗议 并率日本代表团离席 随后日本退出国联 国联:一战后建立的国际组织,旨在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后被联合国取代。 一、日本侵华 3.各方应对———国内 东北军民 爱国学生 亲爱的全国同胞: ……眼见华北的主权,也要继东三省热河之后而断送了! ……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 感受到难堪的亡国惨痛。…… ———《清华大学救国会告全国民众书》 1935.12 一二·九运动 抗日民族救亡运动兴起 东北反日游击队 宣传了中共“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 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抗日救亡运动掀起新高潮。 东北抗日联军 东北人民革命军 共产党 1931.9.18 九·一八事变 1935 华北事变 一、日本侵华 3.各方应对———国内 中国国民党 中国共产党 1932.1.28 一·二八事变 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奋起抵抗 (蔡廷锴,蒋光鼐) 日军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