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编号21291379

23.《月迹》表格式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及作业设计)

日期:2024-09-2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51240Byte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月迹,格式,教学设计,开课,教案,作业
  • cover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月迹》教学设计 主题 《月迹》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多音字“累”,并能根据多音字的特点区别在不同语境中它的读法。读准“袅袅”“嫦娥”“嫉妒”“锨刃儿”“面面相觑”“倏忽间”等词语。 2.根据文本中“月亮的足迹”为线,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借对月的追寻寄托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愿望。 3.能找出文中动态描写和静态描写的语句,有感情地读一读,并体会作者细腻的感受。 【评价任务】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月迹》。 读准多音字“累”,能在不同语境中运用。读准“袅袅”“面面相觑”等词语。(目标1)2.通过学习文本,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体会作者对月的追寻,寄托对美好事物追求。(目标2)3.边读边勾画出文中的静态与动态描写的语句,并有感情的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目标3) 【学习内容】 《月迹》记叙了中秋夜几个孩童从屋里到院子、从院子到河边寻找月亮的过程,以儿童化的语言描绘了皎洁的月光和月光下的夜色,表现了孩童奇特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课文按地点的转换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1-2)写“我们”堂中赏月。第二部分(3-20)写“我们”院中寻月。第三部分(21-24)写“我们”河边寻月。文中语言动人,充满童真童趣。如,第2自然段,写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爬竹帘格儿的过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月亮的动态变化;第3自然段写院子里的月光玉玉的,银银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这样的描写有儿童的语言特点。如“又都屏住气儿,生怕那是个尘影儿变的,会一口气吹跑了呢”等等语句,都是孩童特有的感受,体现了作者感受的细腻和描写的传神。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能自主、积极学习课文的生字新词,多音字等。对把握课文主要内容是比较熟悉的。不仅如此,五年级的学生已经进入高段,具备一定独立思考、独立学习的能力。能在前面几篇课文的认知学习中,迁移到《月迹》初步感受体会文本中的静态描写和动态描写。教学上要有导有放,放扶兼施。 【学习过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创设情景,引出“月迹”。1.学生倾听。2.齐读课题。1.播放歌曲《童年》。2.童年是一首动听的歌,唱出了我们内心的欢悦;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我们人生的斑斓!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她记载了我们的喜怒哀乐,见证了我们的成长历程,闪烁着童心孕育的梦幻之光。这节课,就让我们睁大聪慧的双眼,展开想象的翅膀,走进当代著名文学家贾平凹的童年乐园,和他一起回到童年里的那个中秋节的晚上,去触摸他那颗纯洁的童心,去追寻月亮的足迹,欣赏月光下的美景吧!激趣导入,引出主题。活动意图说明:直接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结合学情,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环节二:初读课文,寻找“月迹”。1.学生自由读课文。2.学生读词语。(1)读好叠词(2)掌握多音字“累”3.在语境里熟读和理解词语意思。4.再次默读课文,思考:孩子们到哪里找月亮?他们的感情有什么变化?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检测词语。第一组:款款地 渐渐地 匆匆的 慢慢儿 粗粗的 疏疏的 累累的(1)读好叠词(2)掌握“累”[ lèi ]1.疲乏,过劳,如:劳累。2.使疲劳,如:别累着了。[ lěi ]1.连续,重叠,堆积,如:累计。[ léi ]1. 连续成串,如:果实累累。2. 多余,如:累赘。根据“累”在句子的意思,判断“累累的”应该读什么音。出示句子,读准“累”:A.院子的中央处,是那棵粗粗的桂树,疏疏的枝,疏疏的叶,桂花还没有开,却有了累累的骨朵儿了。B.学习是一个积累的过程。C.爸爸回到家连饭都顾不上吃,倒头就睡,多半是工作得太累了。3.检测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