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6.3 角的平分线 ● 考点清单解读 ● 重难题型突破 ● 易错易混分析 ● 方法技巧点拨 ■考点一 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 内容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 符号 语言 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P 为 OC 上任意一点,PD⊥OA,PE⊥OB, 垂足分别为 D,E,∴PD=PE. 16.3 角的平分线 续表 注意 (1)角的平分线是射线,而角的对称轴是直线; (2)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可由三个条件(一条 角平分线,两个“垂直”)得到一个结论(垂线段相等),因此这个定理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 (3)“距离”是指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而不是指任意线段的长; (4)角是轴对称图形,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16.3 角的平分线 16.3 角的平分线 归纳总结 已知角平分线及其上一点到角的一边的垂线段,常添加辅助线:由角平分线的已知点向另一边作垂线段,即构造“角平分线的性质定理”的基本图形,得到相等的两条垂线段. 16.3 角的平分线 典例 1 如图,BP 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点 P 在∠BAC 的平分线上.求证:点 P 到△ABC 的三边距离相等. 对点典例剖析 16.3 角的平分线 [解题思路] [答案] 证明:如图,过点 P 作 PD⊥AB 于点 D,作 PE⊥BC 于点 E,作 PF⊥AC 于点 F,∵BP 是△ABC 的外角平分线,∴PD=PE,∵ 点 P 在∠BAC 的平分线上,∴PD=PF,∴PD=PE=PF,∴ 点 P 到△ABC 的三边距离相等. 16.3 角的平分线 ■考点二 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 内容 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平分线上 符号 语言 如图,∵PD⊥OA 于点 D, PE⊥OB 于点 E,且 PD=PE,∴ 点 P 在∠AOB 的平分线上 注意 应用逆定理的条件:①找出这一点到角两边的垂线 段;②证明两条垂线段相等.这一点与角的顶点的连线就是角平分线 16.3 角的平分线 续表 注意 角平分线的判定有两种方法:①角平分线性质定理 的逆定理;②定义法 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定理的逆定理可由三个条件(两 个“垂直”,一个“垂线段相等”)得到一个结论(点在角平分线上),因此这个定理是证明两个角相等的常用方法之一 16.3 角的平分线 16.3 角的平分线 归纳总结 (1)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这一点到三角形三条边的距离相等; (2)三角形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交于一点,这点到三角形三边的距离相等; (3)到一个三角形三边距离相等的点共有 4 个. 16.3 角的平分线 典例 2 如图,在△ABC 中,DE⊥AB 于点 E,DF⊥AC于点 F,且∠BDE=∠CDF,BE =CF.求证:AD 平分∠BAC. 对点典例剖析 16.3 角的平分线 [解题思路] 16.3 角的平分线 [答案] 证明:∵DE⊥AB,DF⊥AC,∴∠BED=∠CFD=90°,在△BED 和△CFD 中,∵∠BDE=∠CDF,∠BED=∠CFD,BE=CF,∴△BED≌△CFD(AAS),∴DE=DF.又 ∵DE⊥AB 于点 E,DF⊥AC 于点 F,∴ 点 D 在∠BAC 的平分线上,∴AD 平分∠BAC. ■考点三 作角的平分线 角的平分 线的作法 折叠法 将已知角折叠,使角的两边重合,折痕即为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 角的平分 线的作法 度量法 用量角器度量已知角的度数,并除以 2,再用量角器画出这个角的平分线 16.3 角的平分线 续表 角的 平分 线的 作法 尺规 作图 用圆规和直尺作图,保留作图痕迹,并指出结论 已知:∠AOB. 求作:∠AOB 的平分线. 作法:(1)以点 O为圆心,适当长为半径画弧,交 OA 于点 M,交 OB 于点 N; 16.3 角的平分线 续表 角的 平分 线的 作法 尺规 作图 (2)分别以点 M,N 为圆心,大于 2 MN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在∠AOB 的内部相交于点 C; (3)画射线 OC,射线 OC 即为所求 16.3 角的平分线 续表 注 意 尺规作图时两弧的交点应在角的内部,因为要作的是角的平分线 尺规作图作一个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