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298105

《烛之武退秦师》 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拓展模块

日期:2024-10-15 科目:语文 类型: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1760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中职,语文,外研版,拓展
  • cover
烛之武退秦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疏通文言字词语法,理解文义。 2.分析其中各个人物尤其是主人公的辞令,从具体语境中理解这些说辞在逻辑上的巧妙安排。 3.认识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秦的爱国精神,以及利用矛盾、分化瓦解、机智善辩的外交才能。 教学重点: 1.疏通字词语法,理解文义。 2.梳理文本情节结构,分析烛之武的说理过程。 教学难点: 体会文中人物在具体语境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的逻辑技巧。 教学课时: 本课所需教学时数为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大家在初中时学过选自《左传》的《曹刿论战》,我们从中可以感受到春秋时代战乱不息的紧迫情势和智士谋臣决胜千里的精明韬略。《左传》所记录的历史,是一段诸侯攻伐、弱肉强食的历史,为了在竞争中取胜,各国都很重视任用有谋略的人才,他们在广阔的历史舞台上纵横捭阖,他们的言辞中充满着逻辑的力量、闪耀智慧的光芒。像这样的文字,在《左传》中是很多的。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体现说服艺术的名篇———《烛之武退秦师》。 二、知人论世 学生通过手机上网查找《左传》及本课的相关资料,并根据要点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归纳概括。 1.《左传》简介 2.相关评价 3.课文背景(结合课后“文本赏读”第2题,了解三国地理位置及历史恩怨关系) (见“练习参考答案”及“相关链接”) 三、诵读感知 学生诵读课文,解决语音问题,初步感知文义和文气。 如:函(hán) 氾(fàn) 佚(yì) 缒(zhuì) 阙(jué) 四、疏通文义 1.学生对照注释阅读文本,理解文义。 2.学生分组就疑难语句进行讨论,教师从旁指导。 3.学生轮流通译全篇,其他学生评议,教师提出重点字词语法讲解。 五、文言归纳 1.讨论课后“文本赏读”第1题,结合已有的文言基础和本课所学,归纳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和用法。也可根据学生在理解文义时出现的普遍性问题对需要总结归纳积累的常见文言词语加以补充。 2.梳理文中出现的文言语法。(教师提出例句,学生从文中找出其他语句并归纳) (一)词类活用 (1)名词作动词 例句:晋军函陵,秦军氾南(军:驻军,驻扎) 明确:越国以鄙远(鄙:意动,以……为边邑) 与郑人盟(盟:订立盟约;建立同盟) 唯君图之(图:计划,考虑) 既东封郑(封:使……成为疆界) 阙秦以利晋(利:使……得利) (2)名词作状语 例句: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东:在东边;西:在西边) 明确:夜缒而出(夜:在晚上,当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朝:在早上;夕:到黄昏) (3)动词作名词 例句:君亦无所害(害:害处) 明确: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赐:恩惠,好处) (4)形容词作名词 例句:臣之壮也(壮:壮年) 明确:越国以鄙远(远:远方,边远的地方) 共其乏困(乏困:缺少的东西) (5)形容词作动词 例句:因人之利而敝之(敝:损害) 明确:肆其西封(肆:扩张、延伸) (6)一般动词的使动 例句:烛之武退秦师(退:使……退却) 明确: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使……亏损)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亡:使……灭亡) (二)文言句式 (1)省略句 例句:(烛之武)许之(省主语) 明确:(烛之武)辞曰:“臣之壮也……”(省主语) (晋惠公)许君焦、瑕(省主语) 夜缒(烛之武)而出(省宾语) 敢以(之)烦执事(省宾语)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省介词) (2)倒装句 例句:以其无礼于晋(于晋无礼———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明确:且贰于楚也(于楚从属———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佚之狐言于郑伯(于郑伯———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于君———介宾短语后置或状语后置) 何厌之有(有何厌———宾语前置) (3)判断句 例句:邻之厚,君之薄也。(“也”表判断) 明确:以乱易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