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03786

5 九上物理期中复习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填空题38题(十二大题型38题)(江苏专用)(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5-09 科目:物理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599628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解析,原卷版,专用,江苏,题型,十二大
    九上物理期中复习 第11章《简单机械和功》 填空题38题(十二大题型38题)(江苏专用) 一、杠杆五要素及其判断 1.(23-24九年级上·江苏镇江·期中)学龄前儿童常因为好奇而将下边抽屉拉出当作台阶去攀爬柜子,容易使柜子翻倒造成伤害事件,其侧视示意图如图所示。柜子可简化成一个杠杆模型,标有A、B、C、D四个点,当它翻倒时,是以 点为支点的,为防止图示中柜子翻倒,可在图中 点与墙壁接触处加装固定装置,使该装置起防翻倒作用时受力最小。 【答案】 D A 【详解】[1]根据图示可知,当柜子翻倒时,柜子将绕D点运动,所以此时D点为支点。 [2]为了固定柜子,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动力臂应最长,由于图中DA为最长的动力臂,所以需在A点固定该装置,并使该装置起作用时受力最小。 2.(23-24九年级上·江苏常州·期中)图甲是一种落地式海报架,图乙是海报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若视海报架为杠杆,水平向右的风将其吹倒的瞬间,支点是 (B/C),若要使海报架抵抗更大的风力,可适当 (增大/减小)∠BAC角度的大小,从而使重力的力臂 (增大/减小)。 【答案】 C 增大 增大 【详解】[1]杠杆绕着转动的固定点叫支点,支点为杠杆在转动过程中的不动点,视海报架为杠杆,水平向右的风将其吹倒的瞬间,B点在移动,C点不动,故支点为C点。 [2][3]∠BAC角度越大,重力G的力臂l2越长,重力G大小不变,根据杠杆平衡条件可知,此时可承受更大的阻力,故若要使海报架抵抗更大的风力,应增大∠BAC角度。 二、杠杆的动态平衡分析 3.(23-24九年级上·江苏淮安·期中)如图,将一支蜡烛的两端削尖,在中间垂直插入一枚大号缝衣针,把缝衣针的两端分别放在两个小玻璃杯上。用小刀对蜡烛的两端进行加工,使蜡烛能在水平位置平衡。点燃蜡烛的两端,一段时间内,将会观察到何种现象: 。实验过程中选择 (A.粗且短的蜡烛,B.细且长的蜡烛)效果更为明显。 【答案】 蜡烛两端交替上升,像跷跷板一样 B 【详解】[1]点燃蜡烛,先点的一端燃烧(设为A端),蜡液滴下,该端重力减少,蜡烛向另外一端(设为B端)倾斜。此时,A端朝上,B端朝下,朝下的一端会出现火焰烧烤蜡烛,加速蜡烛的熔化,而朝上的A端则不会,于是B端的蜡烛快速熔化滴落,B端的重量快速减小,于是A端的重力又大于B端的重力,B端向下倾斜,蜡烛快速熔化,重力快速降低。如此往复,蜡烛就像跷跷板一样来回自动翘个不停。 [2]为了效果明显,应该选择容易改变质量的,即细且长的蜡烛效果好,故选B。 4.(23-24九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如图甲为我国古代汲水装置———桔槔,图乙是其简化图,该装置是 (填简单机械名称),为了减小人向上提水时所需的拉力,应将配重物 (选填“靠近”或“远离”)支点。 【答案】 杠杆 远离 【详解】[1]由图乙可知,该装置能绕着O转动,O为支点,属于杠杆。 [2]如下图所示 O为支点,配重A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C点,水桶对杠杆的拉力作用在D点,人的向上拉力作用在B处,结合杠杆平衡得到 G配重L配重=(G水桶-F人)L水桶 将配重远离支点时,G配重、G水桶和L水桶均不变,但L配重变大,结合杠杆的平衡条件可知人在B处施加的拉力变小。 5.(23-24九年级上·江苏南京·期中)如图甲所示是生活中常用的夹子,拇指对夹子施加压力使夹子缓慢张开,夹子上的钢丝对夹子的弹力为,则 (填“>”“=”或“<”),此时夹子是 (填“省力”“费力”或“等臂”)杠杆;如图乙所示,用夹子夹住木块,夹子上A点受到木块的作用力的方向 (填“向下”或“向上”)。 【答案】 < 省力 向上 【详解】[1][2]用手捏开夹子时,手施加的力是动力,夹子上的钢丝对夹子的弹力是阻力,由图可知,此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所以此时夹子是省力杠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