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信息技术 第15课 理解互联网的协议 课题 理解互联网的协议 单元 第三单元 学科 信息技术 年级 七年级 教材分析 《理解互联网的协议》该课时教材编排了“理解网络协议就是一组规则,学习TCP/IP协议,以及网络模型的层次结构”的系列学习活动,旨在让学生了解互联网协议的概念与规则,感受互联网协议对网络的发展的重要性,并运用于学习生活之中。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七年级学生认知特点。 4、信息社会责任: 能够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并鼓励他们思考如何以信息整合的方式使用技术。 重点 一、理解网络协议就是一组规则二、TCP/IP协议三、网络模型的层次结构 难点 各互联网协议的内涵与作用。互联网协议的逻辑思维。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虽然网络中的众多设备硬件配置不同、操作系统不同、所装的应用软件更是千差万别,但它们可以相互“聊天”,彼此通信。这究竟是如何实现的呢?知识拓展 观看视频,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了解设备软件的链接。 帮助学生理解网络之间的桥梁,打开课堂。 网络上的计算机之间要彼此交流,也需要遵循相同的交流规则,这样它们才能彼此理解、相互通信。这种网络设备之间彼此通信的规则就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就像网络通信中的通用语言,能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本组的传递规则: 口头语言加以手势、表情,规定从左到右的顺序。 和我们所做的游戏相似,网络中的数据一般要被分组运输,到达目的地后再进行重组。那么,如何确保接收到的数据完整、准确呢? 要确保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完整、准确,需要借助一些协议和规范。其中,TCP/IP协议(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就是一种常用的网络协议,它是指一个由TCP、IP、HTTP协议(超文本传输协议)、FTP(文件传输协议)、POP3(邮局协议版本3)、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等协议构成的协议簇。 TCP协议负责控制网络中两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输可靠、无差错。它把原始数据分割为若干等长的分组,每个分组都携带源地址、目的地址和分组序号,独立地在网络中传输,并在接收数据的设备上进行数据重组,同时检查所有分组是否都已收到,是否有分组存在差错,如有丢失或差错则要求发送方重新发送。 IP协议要为每个分组选择最佳路径并将分组数据送达目的地。 HTTP协议是在互联网上客户端(如网页浏览器)和服务器间传递信息的协议。当你输入网址时,浏览器通过HTTP协议向服务器请求资源(网页或媒体),服务器找到资源后,会将资源发送给浏览器。HTTP协议确保了日常在线活动的信息传输,但这种数据传输的过程如同两人在公共场合的谈话,很容易被第三方监听到。 因此,所传数据容易受到中间人攻击,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隐私和完整性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解决这个问题,HTTPS协议应运而生,它对数据进行加密,保护信息不被窃听,并通过数字证书验证服务器身份,防止恶意网站伪装。简而言之,HTTPS协议是HTTP协议的安全升级版,它保障了传输过程的安全和数据的完整性。 FTP协议是一种用于在网络中传输文件的协议。它允许用户在两台计算机之间上传和下载文件。为了使用FTP上传或下载文件,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FTP客户端软件,然后通过输入FTP服务器的地址、用户名和密码来登录 FTP服务器,这样就可以进行文件的传输操作了。 POP3协议是一种用于接收电子邮件的协议。它允许用户从远程邮件服务器上把邮件下载到自己的本地设备,比如计算机或手机上,这样用户就可以在这些设备上阅读邮件了。 一个快递包裹要经过多个环节才能被送到收件人的手中(如图3-19所示)。同样,网络中的数据在传递过程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