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48244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学案 (含答案)2024-2025学年历史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日期:2025-09-22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87次 大小:1619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答案,七年级,编版,史部,年历,2024-2025
  • cover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素养目标】 1.时空观念:了解西汉建立的基本史实。 2.历史解释:理解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背景、历史概念、具体表现及影响等。 3.家国情怀:掌握“文景之治”的基本史实,并得出治世局面的出现对当今社会发展的启示。 【重点】 休养生息政策、“文景之治”。 【自主预习】 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西汉]刘邦《大风歌》 这首诗歌体现了刘邦成为西汉开国皇帝后的志得意满和对严峻现实的担忧。这位平民皇帝有着怎样的治国方略 西汉建立之初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政策 继他之后,汉朝又出现了怎样的局面呢 今天,让我们共同学习第11课《西汉的建立和“文景之治”》。 了解楚汉之争与西汉建立 【任务设计】 通过比较刘邦、项羽在秦亡前后所领导的战争的目的,从而认识楚汉之争与之前的农民战争的本质区别,初步掌握分析战争性质的方法。出示汉初将相乘坐牛车出行的图片,思考分析西汉初年出现了怎样的社会状况。汉初统治者面临的首要问题是什么 【知识生成】 (1)楚汉之争 背景 秦朝灭亡后,拥有重兵的项羽自封为西楚霸王,封刘邦为汉王 性质 为争夺国家统治权 结果 垓下之战中,项羽兵败自刎,刘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2)西汉建立:公元前202年, 建立汉朝,定都 ,史称西汉。刘邦就是汉高祖。 参考答案 (2)刘邦 长安 【知识拓展】项羽和刘邦进行的战争的性质比较 项目 战争目的 代表阶级 战争性质 秦末农民战争 反抗秦的暴政 农民阶级 农民战争 楚汉之争 争夺国家统治权  封建地主阶级 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最高统治权的斗争 掌握汉高祖的休养生息政策 【任务设计】 从“兵”“奴”“民”三个角度总结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内容,并分析具体措施有何作用,从而明确采取休养生息政策是汉初经济得以恢复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知识生成】 (1)社会状况 原因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 表现 百姓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大片田地荒芜 首要问题 如何恢复和发展 ,巩固新的王朝 (2)休养生息政策 目的 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原因 吸取秦朝速亡的教训 内容 对内 让部分士兵还乡务农;将奴婢释放为平民;鼓励民众致力农业生产;实施 的政策 对外 对匈奴采取 政策,以缓和双方的关系 作用 经济逐步恢复和发展,国家局势稳定下来 参考答案 (1)社会生产 (2)轻徭薄赋 和亲 【图示归纳】 探究“文景之治” 【任务设计】 观看纪录片《繁华初现———西汉初期的“文景之治”》片段,结合教材,小组合作梳理,概括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采取的治国举措并向全班同学展示汇报。认识“文景之治”是汉初休养生息政策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国出现的第一个治世局面,为之后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知识生成】 背景 汉高祖死后,汉文帝、汉景帝继续实行 政策 措施 注重农业生产;文帝和景帝进一步把田租降到 ;提倡勤俭治国,反对奢侈浮华 成就 纺织、漆器等手工业有较大发展; 城初具规模;各族往来更加频繁 表现 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民生活安定。史称“文景之治” 参考答案 休养生息 三十税一 长安 【知识构建】 【合作探究】 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知今,学史明智。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一个优良传统。请结合下列史料,以“秦亡汉兴”为主题进行探究。 【以史为师】 (1)根据图一和图二,指出秦朝暴政的表现,并分析其影响。 【以史为镜】 材料一 汉兴……天下既定,民亡盖臧(储藏的东西),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驷(毛色相同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 ———摘编自班固《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 农,天下之大本也,民所恃以生也…… ———摘编自班固《汉书·文帝纪》 (2)材料一反映了汉初怎样的社会状况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统治者该如何应对 (3)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