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62670

山东省济宁市嘉祥县马集镇中学2024-2025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学期10月学业水平测试题(含答案)

日期:2025-09-24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73612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山东省,八年级,测试题,水平,学业,10月
  • cover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10月学业水平测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11卷两部分,共6页。第1卷为选择题,共2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30分;共50分.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第I卷时,必须使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它答案. 3.答第I1卷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务必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第I卷(选择题20分)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20分) 1.“鸦片流毒中华,每年外溢金银致千万······英吉利以此毒物贻祸中华······余为国为民,坚守此志,不扫除毒卉,誓不甘休。外夷虽狡,余总不惧。”材料中的“余”应是() A.葛云飞 B.林则徐 C.关天培 D.陈化成 2.1875年,清政府决定每年从海关税、沿海沿江六省厘金等税收中,提取共计约400万两白银,作为筹建海军的专项经费。由此可见,清政府( ) A.控制白银外流 B.筹划制度改革 C.注重经济发展 D.重视海防建设 3.如图体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历史学习要正确区分历史叙述中的史实与解释。下列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A.1839年6月,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当众销毁鸦片 B.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1860年,英法联军抢劫并放火烧毁了圆明园 D.《马关条约》规定:赔偿日本兵费白银2亿两 5.下图所示为太平天国颁布的革命纲领。与前者相比,后者最突出的特点是主张( ) A.学习西方治国经验 B.实行君主专制 C.平均分配土地 D.实现男女平等 6.甲午中日战争是日本蓄意挑起的一场侵华战争,其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展开激战,邓世昌及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的战役是( ) A.丰岛海战 B.平壤战役 C.黄海海战 D.威海卫战役 7.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 A.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 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停滞 D.西方列强经济侵略的加剧 8.19世纪60年代,李鸿章与一批官僚开始“察吏、整军、筹饷、辑夷”各事,《清史稿》将他看作“中兴之臣”。与“中兴之臣”评价相符的是() A.领导禁烟运动 B.发起公车上书 C.签订《马关条约》 D.倡导自强求富 9.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据如表内容可知,这一时期() 时间 人物 史事 1865年 曾国藩、李鸿章 设立江南机器制造局、译书局 1879年 左宗棠 创立新疆阿克苏制造局 1884年 张之洞 创建山西新火药局,设立广东水陆师学堂 1888年 李鸿章 成立北洋海军 -据张海鹏主编《中国近代通史》等 A.边疆危机严重 B.土地兼并现象突出 C.白银大量流入 D.民主革命浪潮高涨 10.“中国是战胜方,但基本上接受了战败方的侵略要求,而作为战争的战败方,却基本实现了发动这次侵略战争的主要目的,不仅夺去了整个越南,而且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符合这一史实的事件是() A.鸦片战争 B.中法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1.清末,梁启超首先提出“中华民族”这一概念;到民国初年,各种以“中华”命名的组织和机构蓬勃兴起,如“中华革命党”“中华银行”等。这一现象() A.否定了传统的华夷观念 B.有利于维新变法思想传播 C.体现民族意识进一步觉醒 D.推动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12.“自上而下的改革在学习和吸收西方现代文明,特别是建立现代的政治制度方面被证明行不通,中国必须通过革命走现代化的独特道路。”文中“改革”是指()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3.1895年2月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