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己亥杂诗 走进诗人 龚自珍(1792—1841),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学家。 为文奥博纵横,自成一家;诗词瑰丽奇肆,称为“龚派”。 代表作有《己亥杂诗》、《病梅馆记》等。 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这一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家属,在南北往返的途中,写成了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 解题 己亥杂诗 写作时间:己亥年。 政论诗 走进古诗 反复朗读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走进古诗 划分节奏 七言绝句 节奏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走进生字 亥 hài 哀 āi 亥时 悲哀 默哀 恃 shì 拘 jū 自恃 有恃无恐 拘谨 拘留 走进古诗 诗意 中国朝气蓬勃的局面依靠的是风雷激荡的改革,万马齐喑的沉闷局面实在让人心痛。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生气:活力,生命力。 恃:依靠。 万马齐喑:所有的马都沉寂无声。比喻人们沉默不语,不敢发表意见。 究:终究。 走进古诗 诗意 我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让更多的人才降临世间。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抖擞:振作精神。 不拘一格:不局限于一种规格或方式。 降:降生,降临。 赏析古诗 “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尖锐猛烈的变革。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赏析古诗 “哀”字表达了诗人对“万马齐喑”的痛心疾首和对社会变革的热烈期盼。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赏析古诗 这两句运用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社会形势的看法。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赏析古诗 “不拘一格”指当时的清政府用单一、陈旧的八股科举制来选拔人才,禁锢人们的思想,许多有志之士壮志难酬。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赏析古诗 这两句是千古名句,表达了诗人希望社会变革和期待人才辈出的强烈愿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思考 1.读《己亥杂诗》的前两句诗,你想象到了什么样的画面? 我想象到风雷欲来、一片生机勃勃的山河壮景。而在这充满生机的壮景中,马儿却低着头不敢鸣叫。 我从中体会到诗人内心的愤懑。 思考 2.诗人在劝谁?劝什么? “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暗指统治者。 希望朝廷励精图治,进行改革,国家才能进步。 赏析古诗 现实 希望 己亥杂诗 清 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主旨概括 《己亥杂诗》揭露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黑暗,反映了诗人渴望出现风雷激荡的变革和人才辈出的局面。 拓展 抒发爱国之情的诗句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布置作业 1.背诵古诗。 2.搜集关于爱国的诗句。 板书设计 己亥杂诗 希望改革现状 期待人才辈出 万马齐喑 不拘一格降人材 政治黑暗 殷切期待 谢 谢 观 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