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487389

3.《不懂就要问》课件(共32张PPT)

日期:2024-11-25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194560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不懂就要问,课件,32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说一说: 同学们,平时学习生活中,你们遇到不懂的问题会怎么办? 新课导入 3 不懂就要问 * 学习目标 1.会认本课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背、圈”,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步感知文意,了解课文内容。 段落 照例 背诵 bèi sònɡ lì duàn 糊涂 hú tu 吓呆 dāi 戒尺 jiè 厉声 lì 挨打 ái 清楚 chǔ 圈出 quān 反义词 学认字 在词语里读轻声 咿咿呀呀 糊里糊涂 照例 摇头晃脑 鸦雀无声 戒尺 一字不漏 积累词语 多音字 背:A.bèi   B.bēi ①经过我的不懈努力,我终于把这篇文章背( )的滚瓜烂熟了。 ②我们背( )着书包开心地走进校园。 A B 圈:A.quān  B.juān  C.juàn 石块在水面激起一圈( )圈波纹。 猪吃完食后乖乖地走到猪圈( ) 里,懒洋洋地躺下了。 晚上,牧羊人把羊赶到羊圈( ) 里圈( )起来。 A C C B 多音字 词语理解 1.(说话)声音严厉。 ( ) 2.旧时先生对学生施行惩罚时所用的木板。 ( ) 3.一字也没有漏掉,没有偏差,形容很全面,非常细心的意思。 ( ) 厉声 戒尺 一字不漏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4.对事物的认识模糊。 ( ) 5.极短的时间。 ( ) 6.形容非常安静。 ( ) 7.按照惯例;按照常情。 ( ) 糊里糊涂 霎时 鸦雀无声 照例 根据词语的意思,在文中找出这些词语。 词语理解 整体感知 理清结构 默读课文,想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同学们交流你对这件事的看法。 整体感知 本文记叙了孙中山小时候在 读书时,为了 ,大胆向先生 的故事,赞扬了孙中山_____ 的精神。 私塾 弄懂书里的意思 提出问题 书、勤学好问 认真读 段落层次 第1部分(第1自然段):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上学,先生只要他们背书从不讲解其意思。 第2部分(第2~7自然段): 孙中山不懂书里的意思,甘愿冒着挨打的危险请求先生讲解问题的经过。 第3部分(第8~9自然段): 写了孙中山与同学的对话。 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至于书里的意思,先生从来不讲。 起因 私学的一种,旧时家庭、宗族或教师自己设立的教学处所。每个私塾一般只有一个教师,采用个别教学法,没有一定的教材和学习年限。新中国成立后,因难以适应当时的社会环境而渐渐消失。 【私塾(shú)】 知识链接 那时候上课,先生念,学生跟着念,咿咿呀呀,像唱歌一样。 读书方式特别,读起来新鲜。 私塾的上课方式比较单一,以学生背诵为主,而且气氛严肃,大不同于今天形式多样、氛围活跃的课堂。 书里说的是什么意思,他一点儿也不懂。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 心理描写:他乐于思考,令人佩服。 孙中山 走近人物 于是,他壮着胆子站起来,问:“先生,您刚才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 因为当时的学生读书只是“读”和“背”,没有人“问”,孙中山是为了弄懂所学知识而鼓起勇气提问。这一大胆的举动体现了他要弄懂所学知识的决心。 “摇头晃脑”写出了同学们读书时不动脑筋、不求甚解的样子。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吓呆了”“鸦雀无声”说明孙中山的举动在当时是非常大胆的,同学们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了孙中山对学习认真、执着的态度。 这一问,把正在摇头晃脑高声念书的同学们吓呆了,课堂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说明在私塾里从来没有人敢向先生提问。从侧面反衬出孙中山渴望理解所学的知识及他的勇敢。 班上同学们的反应是怎样的? 同学们 自由朗读第4、6两个自然段,说说先生的态度是怎样的。 私塾先生 品读课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