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远离有毒物质 基础主干落实 一、预防重金属盐中毒 1.对人体造成危害的重金属盐: (1)包括含 、铅、 、砷、锰等元素的盐类物质。 (2)摄入途径。 2.蛋白质的性质:蛋白质受热或遇到 、重金属盐、 等化学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生理活性也随之消失。 3.蛋白质性质的应用: (1)重金属盐等有毒物质使人中毒的原理。 人体中有生命活性的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在受热或遇到有毒物质时,结构会被破坏, 也随之消失,使人表现出中毒症状。 (2)常见的有毒物质有 、 、 、亚硝酸钠等。 (3)蛋白质性质的应用。 医生采用酒精或高温来杀菌消毒,利用的就是细菌和病毒中的蛋白质在酒精或高温下能失去生理活性的性质。 二、不吃变质食物 1.食物的变质环境:食物在加工和贮存的过程中会受到菌类的污染,特别是在温暖和潮湿的环境中,容易引起食物的变质。 2.变质食物的危害:霉菌在食物中生长繁殖时能生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的霉菌毒素,其中 为毒性最强的一种。 3.临床症状:变质食物被误食后会引起 、 或头昏、昏迷等症状,长期食用可致神经和内分泌紊乱等疾病。 三、限量摄入食品添加剂 常见的食品添加剂包括 、抗氧化剂、 、护色剂、甜味剂、 等。 四、远离烟草 1.烟雾成分: 香烟的烟雾中含有 多种化学物质,其中大多数为有害物质。其中最为有害的物质是 、苯、 、 、焦油和重金属盐等。 2.一氧化碳: 香烟燃烧产生的 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使红细胞 能力降低,导致氧气的供给不能满足身体各器官的需要,严重时会使人缺氧窒息死亡。 3.尼古丁和焦油: 尼古丁是一种有剧毒的兴奋剂,会使吸烟者对香烟产生依赖性;焦油则会诱发细胞病变。 五、拒绝毒品 1.毒品的危害: 吸毒可使人产生抗药性和对毒品的依赖性,即“毒瘾”。吸毒对社会、家庭、个人都有极大的 。 2.拒绝毒品的最佳方法: 一定要抵挡住好奇心的诱惑,千万不要尝试吸食毒品。 【易错辨析】 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医院可以使用硫酸钡作“钡餐”检查,不能用碳酸钡。 ) (2)人们常常利用酒精、碘酒或高温等来杀菌消毒。 ( ) (3)黄曲霉素广泛存在于变质的花生、玉米、麦类和谷物等农产品中。 ( √) (4)重金属盐中毒时可以服用鸡蛋清、牛奶等进行缓解。 ( ) 重点案例探析 考点 远离有毒物质 【典例】(2023·济南中考)化学与人类的健康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不合理的是( ) A.不吃霉变或超过保质期的食物 B.用甲醛浸泡过的食物可放心食用 C.预防骨质疏松可适量补充钙元素 D.摄入过量的重金属离子会引起中毒 【方法点拨】 食品中常见的有毒物质 1.食品添加剂:食品加工过程中过量使用防腐剂、增白剂、膨化剂、色素、香精及工业原料等都会造成食品污染,如用福尔马林(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用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腌制食品、用废弃皮革制成的工业明胶添加到果冻、酸奶等食品中、用“瘦肉精”饲养生猪等。 2.重金属盐:铜盐、钡盐等重金属盐都会导致中毒,如用硫酸铜浸泡粽子叶等。 3.变质食物:霉变食物中可能含有剧毒物质,食用后可能会导致中毒。 【变式训练】 人体健康离不开化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遇到可溶性重金属盐会失去生理活性 B.用福尔马林溶液浸泡海产品 C.用化工染料浸泡包粽子的竹叶 D.吸烟有害健康,但吸电子烟对健康无害 素养分层评价 【A层 基础练】 1.“吸烟有害健康”。公共室内禁止吸烟,烟草燃烧释放的有害物质中,能与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的是 ( ) A.尼古丁 B.一氧化碳 C.焦油 D.甲醛 2.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下列物质不属于毒品的是 ( ) A.大麻 B.冰毒 C.咖啡 D.摇头丸 3.小戴同学来到他家厨房,他发现有如下一些物品,从安全角度考虑,下列物质不应出现在厨房的是 ( ) A.食盐(氯化钠) B.醋(醋酸) C.酒(乙醇) D.胆矾(硫酸铜晶体) 4.(202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