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39850

第18课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日期:2024-11-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97次 大小:427601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18课,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课件
  • cover
(课件网)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部编教材九年级上 字音字形 xuán 玄 虚 省 悟 脊 梁 诬 蔑 搽 脂 粉 诓 骗 xǐng jǐ pū wū miè chá zhī kuāng 抹 杀 mǒ 摧 残 地 大 物 博 渺 茫 前 仆 后 继 怀古伤今 玄虚 为民请命 追念古代的事情,感伤现在的事情。指一种落寞、悲观的思想情绪。 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泛指替百姓说话。 词语释义 舍身求法 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 ①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②空而不切实;靠不住;不可信。 前仆后继 抹杀 搽 前边的倒下了,后边的紧跟上来。形容不怕牺牲,英勇奋战。 用粉末、油类等涂(在脸上或手上等)。 自欺欺人 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一概不计;完全勾销。 词语释义 创作情景 自信成就未来 自信是进步的阶梯,自信是走向成功的桥梁,自信是成就未来的先决条件。 李白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被后人称为诗仙。 是啊,如果没有李白的自信,怎么会有那么多的名篇万古流芳,怎么能体现李白那宏大宽阔的心和满腔的抱负呢? 著名音乐家贝多芬,在双耳失的艰苦条件下,仍然坚持自信,他认为自己一定会成功,结果成功的创作了《第九交响曲》,并且震撼无数人。 如果没有贝多芬的自信和坚持,不会有第九交响曲,也不会有他这个成功人士。 所以凡是有自信的人,就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阅读下面文章,找出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文学常识 驳论文大致分为两个部分,即“驳”与“立”,在驳斥对方错误观点的基础上,建立起自己正确的观点。 ⑴“驳”是“立”的前提,批驳对方的要点在于抓住“突破口”。寻找对方论点,论据或论证过程中的薄弱环节,揭示谬误,从而立论。 ⑵“立”是“驳”水到渠成的结果,也是“驳”的必然要求,它也可以在驳论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但是立论的观点一定要鲜明。 论证方式分为立论和驳论两种。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提出并阐明自己的见解或主张。 就一定的事件或问题发表议论,反驳片面的、错误的甚至反动的见解或主张,从而表明自己正确的见解和主张。 驳论文批驳对方观点的方式有三种: 所有批驳的方式的最终目的都是驳倒对方的论点。 1.直接批驳对方的论点; 2.通过批驳对方的论据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3.通过批驳对方的论证来驳倒对方的论点。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文学常识 这篇文章写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 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求神拜佛,怀古伤今。有些甚至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文学常识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反问句 对象 事件 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 整体感知 树靶子(摆敌论)→打靶子(驳敌论)→立观点(证明自己) 阅读第①②段,摆出的敌方论点和论据是什么? 敌论点 敌论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⑴两年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