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业设计 一、单元作业概况 本作业设计选定的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此单元以“祖国河山”为主题,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编排了三首古诗,三篇课文以及习作、语文园地等教学内容。本组课文旨在带领学生领略祖国各地美丽风光,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在学文中领悟表达方法,提升语言运用及表达能力。 在解读核心素养、细化学科课程标准、提炼单元大概念以及进行单元教学设计的基础上,我们把本单元作业与科学、美术、地理、书法、影视鉴赏等相融合,创设国外友人到中国研学旅行的情境,贯穿始终。让学生遇见中国,走进中国,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具体作业包括寻找研学地点,制作研学指南,规划研学路线,赏析诗中山河,制作思维导图,考察海洋生物等内容。追求学生语言,知识,技能,审美多层次发展。 二、案例正文 (一)学科核心素养细化 《新课标》在“跨学科学习”任务群中指出“要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其中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第二学段要求学生参观物质文化遗产,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关注传统节日节气、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统编版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围绕“祖国山河”这一主题分别编排了《富饶的西沙群岛》《海滨小城》《美丽的小兴安岭》《古诗三首》等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4篇课文。课题组对“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任务群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进行深入探究,设计了“大美中国行”这一学习主题。旨在让学生在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联结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激发学生沉浸到文学阅读与表达活动之中的积极性,提升语言表达能力,以此唤起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激发学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鉴于此,我们从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四个维度,细化核心素养: 1.文化自信 掌握本单元要求会认、会写的字,背诵或默写诗文片段,从而让学生热爱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文化;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比较阅读等多种阅读方法,让学生融入情境,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能发挥自己的想象体会诗词意境,感受祖国文字的优美,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游学祖国大好风光,探究各个地区人文风情,感受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丰厚文化底蕴。 2.语言运用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学会借助关键句理解一段话的意思;能结合搜集的材料、探究的内容等合理清晰表达,准确运用语言文字。 3.思维能力 通过古诗诵读、欣赏、绘画,发挥学生独特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直觉思维、形象思维;通过探寻、记录、调查,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判断能力;在情境创设、搜集整理、探索实践中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从而让学生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 4.审美创造 学生从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阅读材料,创设表达空间,让语文走向生活。通过积累词句,陶冶学生的情操,通过对各个地区风土人情的欣赏,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美好风光的热爱。 (二)单元大概念架构 1.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实施要从学生语文生活实际出发,创设丰富多样的学习情境,设计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求知欲,促进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情境化学习中的学习任务是由一系列子任务组成的学习任务群。语文学习任务群按照内容整合程度不断提升,分基础型学习任务群、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和拓展型学习任务群。其中跨学科学习为拓展型学习任务群。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连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