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网) 5.1 数据的收集 课堂小结 随堂演练 获取新知 情景导入 例题讲解 第5章 数据的收集与整理 情景导入 生活中数据无处不在,这些数据是怎么来的呢?数据的收集的方法有哪些? 调查问卷 查阅资料 试 验 观 察 ...... 测 量 获取新知 问题1 班级要举办球类比赛,如果由你来策划这次活动,你将如何安排呢? 调查问卷 (单选题)你喜爱的球类活动是( ) A.篮球 B.足球 C.乒乓球 D.羽毛球 E.排球 填好后,请将问卷交给班长.谢谢合作! 将问卷发给每位同学,然后收集、记录. 下面是对该班50名同学“喜爱的球类活动”收集的资料: A A A B C C A D E A E B B A C A C D A C C E C C C A B D B A B A A D B C C A D A C C E A D E C B A A 习惯上把收集的资料称为“数据” 调查是收集数据的重要方法. 在问题1中提到的收集数据的活动中: 考察的对象是_____. 全班同学 像这样,对全体对象进行的调查叫做全面调查(普查) 例如,我国政府定期进行的人口普查,就是全面调查. 概念认知 问题2 某灯泡生产厂家改进了生产过程中的某项工艺,生产出500只新灯泡. 现对这500只新灯泡进行试验,看新灯泡的使用寿命是否比原灯泡长. 做这样的试验时,能否有必要对这500只灯泡全部进行试验?为什么? 思考:能否进行普查?普查具有哪些特点? 不能,因为调查灯泡的使用寿命具有破环性. 普查的特点:收集到的数据较全面、准确,但工作量较大,受客观条件限制;在调查具有破环性时,一般不被采用。 在一个统计问题中,我们把所要考察对象的全体叫作总体, 其中的每一个考察对象叫作个体, 从总体中所抽取的一部分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 样本中个体的数目叫作样本容量. 从被考察的全体对象中抽出一部分对象进行考察的调查方式叫做抽样调查. 概念认知 思考1:什么时候用普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1)当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少时,调查工作较方便,没有破坏性等. (2)当要研究的问题要求情况真实、准确性较高时. (3)当调查数据具有特殊意义时,用普查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1)总体中个体数目较多,普查的工作量大. (2)受客观条件限制,无法对所有个体进行调查. (3)调查具有破坏性时,采用抽样调查方式较好. 思考2:什么时候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得数据较好? 抽样调查 优 点 缺 点 全面调查 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的比较 调查的结果准确,有利于全面了解数据 工作量大,难度大,有时具有破坏性 工作量较小,省时省力,便于进行 结果的准确性受样本影响,不能全面准确的了解数据 归纳总结 例1 下列调查中,不适合采用普查的是( ) A.旅客上飞机前的安检 B.了解全班同学的课外读书时间 C.了解一批炮弹的使用寿命 D.学校招聘老师,对应聘人员的面试 C 例题讲解 例2 在通过试验考察500只新工艺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时,从中抽取50只灯泡进行试验,则: 总体:_____. 个体:_____. 样本:_____. 样本容量:_____. 50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抽取的50只灯泡的使用寿命 50 注意:样本容量是一个数字,不带单位. 问题3 为了使抽取的50只灯泡能很好地反映500只灯泡的情况,抽取时要使每只灯泡被抽到的机会相等,应该如何抽取? 方法:①把500只灯泡逐一编号; ②把编号写在小纸片上,将小纸片揉成团,放在一个不透明的容器内,充分搅拌; ③从中一个一个地抽出50个号签; ④将50个号签对应的50个灯泡取出,作为总体的一个样本进行试验。 获取新知 注意:在选取样本时,样本中的个体要有代表性,样本容量要合适。 上面抽取样本的过程中,总体中的各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像这样的抽样方法叫作简单随机抽样. ①随机性:每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 ; ②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