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572929

第19课 怀疑与学问 教学设计

日期:2024-11-15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5次 大小:7188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19课,怀疑,学问,教学设计
  • cover
19、怀疑与学问 教材分析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传统的篇目,是议论文的代表作。此文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创新精神,还可以让学生懂得什么是议论文,怎样来阅读议论文和如何来回答议论文的相关问题,地位非常重要。 核心素养 学习本课运用分论点层层深入地论证中心论点的写法,学会紧扣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的方法,品味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明白怀疑和创造之间的密切关系,熟悉“疑心”“思考”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育怀疑精神和创新精神,懂得怀疑精神对做学问的重要性;通过自主阅读提取信息,提出疑问,锻炼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凶险”等词语的音形、义。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方法,探究这些论证方法在论述中的作用。 3.鉴赏朴实简洁、准确流畅、透彻周密的语言。 4.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从而培养怀疑精神,发扬大胆质疑的精神,并锻炼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及突破 重点 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设立分论点分层次论述的结构。 2.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难点 品味论证语言的特点,结合生活实际和社会实践明白怀疑和创造之间的联系。 教学突破 学生在教师的问题引领下,分析论点、论据、论证方法,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整体感知课文,梳理课文结构,提高对文本的解读能力。通过交流讨论领会作者的观点,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由解读文本,使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引导学生就实际生活进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和口头论述观点的能力。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设想 《怀疑与学问》是一篇观点鲜明、论证充分、说理透彻的议论文。教学时,可从议论文教学的结构入手,既注重课文的整体把握,又注重语言文字的教学,使两者得到统一,从而使传统教法与教学创新得以有机结合。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人从事学习,总是希望学有所获、学有所成的。但是,从实际情况看,并非所有求学者的最终收效都是一样的。现实是有的人收效好、成果大;而有的人却收效差、成果小,彼此有差异;有的甚至差异很大,非常悬殊。无论历史上还是现实中,都存在这种情况。这是什么缘故呢 我们如何才能让自己学习的收效好些、成果大些呢 研究这个问题,吸取有益的经验,对我们搞好学习是十分必要的,也是十分重要的。 《怀疑学问》这篇文章谈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文中提出了一些很有启发、很有价值的见解,对我们很有意义。(板书课题) 二、认识作者 顾颉刚(1893-1980),字铭坚,江苏苏州人,历史学家。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后在厦门、中山、北京等大学任教。曾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和学术委员、中国史学会理事等职。主持《资治通鉴》和二十四史的标点工作。他一生坚持记笔记,从未中断。他一共写了500多万字的笔记,共1200多册。其中有不少“创见”,为祖国的历史学做出了宝贵的贡献。主要著作有《顾颉刚文集》《顾颉刚古史论文集》。 三、自读课文,自主探究 思考一:文章的论点是什么 总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 思考二:分论点是什么 分论点的提出有什么特点 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三: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思考四: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四、合作探究,整体感知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引用古代名言提出中心论点。 2.分论点: (1)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2)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第3~5自然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精当地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怀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