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627137

【教学评一体化】13.4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教学设计(表格式)

日期:2025-02-13 科目:物理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16次 大小:15426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教学,一体化,13.4,电磁波,发现,应用
  • cover
13.4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大单元分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三册 第十三章第4节 电磁波的发现及应用 课 型 新授课 复习课□ 试卷讲评课□ 其他课□ 授课班级 授课时间 教学内容分析 课标要求: 3.3.4通过实验,了解电磁波,知道电磁场的物质性。 3.3.5 通过实例,了解电磁波的应用及其带来的影响。 教材分析:本节课所采用的教材是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3第13章第4节的内容,本节从理论上讲是电磁学的核心内容。这些内容非常抽象。在教学要求上只需有一个初步的定性的了解,突出理论的核心内容。麦克斯韦凭借自己的数学天赋,从研究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到预言“电磁波的存在”,最终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学理论.无处不体现着科学探索的精神和方法,更在无形中渗透着创新思维在科学发展中的推动作用。本节阐述了电磁波的组成,分波段解释了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的特点与应用,并指出电磁波具有能量.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要求都属于“了解”的层次没有繁难的推理和计算.因此,教学方式以引导学生阅读和讨为主。 学情分析 知识储备:在必修阶段学生没有学习机械振动和机械波的知识,因此对于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产生的历史渊源和理论的基本内容。教科书都直接陈述给出。教科书突出了电磁场理论中最核心的内容: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和磁场交替产生并传播出去形成电磁波。接下来教科书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电磁波的物质性,了解电磁波谱中各波段的主要特性和应用。课程标准对这些内容的要求属于了解的层次,教科书中也没有复杂的推理和计算。在教学方式上可以采取学生阅读,互动讨论为主。 能力基础: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电磁波的发现历史概况,物理理论和实验的相互配合对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电磁波是一种特殊物质。能传播能量和信息:电磁波谱中各波段的主要特性以及在科技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等方面的主要应用。教学难点是麦克斯韦电磁场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思维能力:重在培养学生科学的物质观,能用这些观念解释和解决实际问题。关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核心素养 物理观念:变化的磁场产生电场,变化的电场产生磁场,从中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可以转化的物理观念。 科学思维:通过学习使学生体会科学家研究物理问题的思想方法。 科学探究:通过了解电磁场理论建立的历史过程,使学生感认识规律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科学态度与责任:了解人类发现电磁波的历史,知道麦克斯韦、赫兹等物理学家对电磁波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领会在电磁波的发现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体验赫兹证明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存在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领会物理理论和实验的相互配合对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活动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价任务 环节一:导入新课 活动一:展示学习目标 ( 1 )了解人类发现电磁波的历史,知道麦克斯韦、赫兹等物理学家对电磁波发现做出的巨大贡献,领会在电磁波的发现过程中所蕴含的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 (2)体验赫兹证明麦克斯韦预言的电磁波存在的实验过程及实验方法.领会物理理论和实验的相互配合对科学发展的巨大作用。 ( 3 )了解电磁波本身是一种特殊物质.电磁波能传递能量和信息。 (4)了解电磁波谱中各波段的主要特性及其在科技、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等方面的主要应用.知道可见光是电磁波谱家族中的一个频段。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课后根据目标,学生自我评价得失情况。 活动二:问题导入 电磁波为信息的传递插上了翅膀。广播、电视、移动通信等通信方式,使古代人“顺风耳、千里眼”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那么,电磁波是怎样发现的呢? 1、PPT展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2、板书:§1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