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猫》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继续学习默读技巧,养成圈点勾画和做摘录的习惯。 概括并比较三只猫的不同特点和命运,揣摩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 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厘清文章的结构。 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新课导入 这个单元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人和动物相处共存的问题,有的表达对动物的欣赏,对命运的关注,有的表现了人与动物的矛盾冲突。阅读这些文章,可以增进人与大自然的关系的理解,加强对人类自我的理解和反思。 自主学习 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6),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现代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郑振铎在文学创作、翻译、文物保护等方面都有极为突出的贡献,著作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山中杂记》,学术专著《中国文学论集》《中国俗文学史》等。 写作背景 《猫》写于1925年,是郑振铎早期从事文学创作的作品,适逢五四运动时期提倡自由平等、个性解放,他认为即使对不会说话的猫也应如此。本文选自《郑振铎选集》上册(福建人民-出卷网-1984年版) 读准字音 怂恿sǒnɡ yǒnɡ 怅然chànɡ 蜷伏quán 红绫línɡ 惩戒chénɡ 畏罪潜逃qián 虐待nüè 形近字 理解词语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污涩:肮脏且不光滑。 预警:指实现觉察可能发生情况的感觉。 怅然: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蜷伏:弯着身体握着 整体感知 (一)默读课文,用时5分钟。边读边思考以下的问题: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明确:文章讲述了“我”家里三次养猫的经历。作者运用生动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突出了三只小猫的来历、外形、性情、地位以及最终的结局。 划分文章的结构。思考: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 明确: 第一回养猫 (1—2段) :小花白猫有趣活泼(略) 第二回养猫 (3—14段):小黄猫更有趣,更活泼,可因为乱跑,叫人提心吊胆。(略) 第三回养猫(15—34段):虽懒惰忧郁,可它的亡失让“我”自责不已。(详写) 作者笔下的三只猫,特点不同,命运各异。 1、请再次默读课文,直接摘录或通过圈点勾画自己概括相关内容,填写下表。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性情 在家中的地位 结局 病死 明确: 第一只猫 第二只猫 第三只猫 来历 从隔壁要来 从舅舅家要来的 流浪猫 外形 花白的毛,“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浑身黄色 毛色花白,不好看。“有一天,它因为夜里冷,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 性情 很活泼。“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又扑过去抢。” 更有趣,更活泼。会爬树,会捉老鼠。“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详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她似乎太活泼了,一点儿也不怕生人,有时由树上跃到墙上,又跑到街上,在那里晒太阳。” 不活泼,忧郁,懒惰。“它不活泼,也不像别的小猫之喜欢玩游,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春天来了,它成了一只壮猫了,却仍不改它的忧郁性,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在家中的地位 很受喜爱。“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消耗过一二小时的光阴,那时太阳光暖暖地照着,心上感着生命的新鲜与 快乐。 很受家人的宠爱。“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不为大家所喜欢,若有若无。“大家都不喜欢它,....连三妹那样爱猫的,对于它,也不加注意。如此地,过了几个月,它在我家仍是一只若有若无的动物。” 结局 病死 丢失 死亡 2、结合表格内容,从来历、外形、性情、地位和结局方面对三只猫进行比较,概括它们有哪些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