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38613

人教版2019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课件(共33张PPT)

日期:2025-09-20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660990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历史,人教,33张,课件,诞生,党的
  • cover
(课件网) 五四运动1919.5.4 背景 经过 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与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921.7.23 国共合作 1924--1927 国民革命运动 1924-1927 第20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第21课 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1.五四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3.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 课程标准: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认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与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革命的深远影响 认识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创作:搬运工 教学目标: (1)通过时间轴、文字、图片、地图等史料,了解五四运动、马克思主义传播、中国共产党 的成立以及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国民革命的基本史实。 (2)通过阅读教材,认识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及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之间的内在联 系,理解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果关系。 (3)通过阅读教材,认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伟大意义。 (4)结合相关史实,说明国共合作领导国民革命的历史作用。 (5)了解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建立史实的基础上,感悟“五四精神”与“红船精神”。 中华民国统治时期 救亡图存 38年 1912.1 1915 1917 1927 北洋军阀统治 妥协 决裂 割据 统一 16年 1912--1928 南京国民政府统治 22年 1927--1949 袁世凯统治 军阀割据 1916 1912.3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3个月 重建社会秩序 1949.4 1928 1918 1919 1920 1921 1922 1923 1924 1925 1926 新文化运动开始 中国加入一战协约国方面 巴黎和会 五四运动爆发 中共诞生 国民党一大召开 中共二大召开 中共三大召开 广州国民政府成立 北伐战争开始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一战结束 山东问题 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失败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创作 :搬运工 一.五四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可以这样讲 课程标准: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教材,认识五四运动的意义以及五四运动与新民主主义革命兴起之间的内在联系,理解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因果关系。 课首这幅图片可以这样讲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直接赋予全体中国人民以人权--国民有人身、言论、出版、集会、请愿等自由和权利,即使在袁世凯统治时期页没有废除过;它标志着中国人权的正式诞生,促使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等进步与革命运动的发生,加速了中国历史的进步。 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礼教,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青年学生与青年女性的觉醒。 注意 :不能见到北洋政府就说黑暗 图片中以青年学生(含女学生)为主,和平示威,警察维持秩序;高举中华民国五色国旗。 三千学生齐聚天安门前--是有组织的学生运动,后来发展成为政治运动。 外交 斗争 中国问题的焦点 :山东问题 失败 英、法、美 北洋军阀政府 日本 巴黎和会 美:明确表示支持中国收回山东权益的主张 英、法: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权利转让给日本 废除外国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 二十一条、《济顺、高徐借款预备合同》 中日 《关于解决山东悬案换文》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背 景 派系势力 北方与南方 + 北洋军阀内部 此消彼长 信息交通 信息与交通技术引入形成了电报、报刊、邮政构成的信息传递体系 新文化运动 引导舆论 组织条件 群众基础 陈独秀、蔡元培、李大钊、胡适等人为领袖的新文化运动, 培养了北大和北京学生运动的领袖 新青年 和 每周评论 的读者群多达几十万 国民经济 段祺瑞政府执政时期,正值“民初十年实业建设的黄金时代,” 黄金时代 十月革命 共产国际 需要宣传马克思主义,建立社会主义,推翻资本主义 五四运动的背景可以这样讲 认识五四爱国运动的意义 意 义 经 过 爆发:5月4日,北京,学生 发展:6月5日,上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