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761792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课件+教案

日期:2025-05-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89次 大小:1032313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课件,教案
    一起课件 专注教学课件制作 第四单元·爱国情怀 习作:二十年后的家乡 核心素养 文化自信:热爱家乡。语言应用: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人、事、景、物的巨大变化,学习用人事、景、物表达对家乡的热爱、怀念之情。思维能力:用具体的人、事、景、物按一定的顺序把家乡的巨大变化写具体。审美创造:培养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习作要求大胆想象二十年后家乡的巨大变化,规划未来家乡发展的蓝图。2.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3.乐于与同学分享习作,能根据同学的建议修改习作。 教学重难点 能列习作提纲,在习作中分段叙述,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本课情境任务 二十年后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你对二十年后的家乡有哪些美好的祝愿?你最想看到家乡产生哪些变化?让我们一起畅谈对未来的殷殷期许吧! 任务四:今日少年话未来 活动一:“选材”———明要求,拓思路 1.明确习作要求,打开想象的翅膀 (1)阅读古诗《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当贺知章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他发现家乡的一切都变了。 (2)全班交流:如果我们也在二十年后回到自己的家乡,你觉得家乡会有哪些变化?你最想看到家乡有哪些变化呢? 点拨:(1)尝试从多个角度打开想象的空间。可以围绕二十年后家乡的人,事、景、物等方面的变化进行交流,避免交流的单一和局限。 (2)根据关键词,如,机场、交通、绿化、市容、卫生、智能、母校、小区、同学、老师、亲人朋友、服务等,打开想象的空间。 (3)梳理归纳:环境的变化、工作的变化、生活的变化…… 2.明确本次习作的话题:二十年后的家乡。 3.让学生自主审题,明确习作要求。 (1)学生自主审题,勾画出本次习作中要强调的地方。 (2)师生共同提炼习作要求:本次习作是想象作文,要写出“家乡”的变化,还要注意“二十年后”这样一个时间。 4.感受生活“日新月异”,畅想“巨”变。 (1)观看“改革开放四十周年”辉煌成就视频,感受生活日新月异的变化 (2)想象家乡的巨大变化,如,环境、住房、交通、商场、街心公园…… (3)小组交流: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和同学分享你想象到的二十年后的家乡发生的巨变,并说说想象的理由和依据。 (4)在交流中互提建议:你觉得他的未来设计会实现吗?通过质疑互评、完善想象。 (5)围绕情节展开想象,使自己的想象更丰满。注意进行“合理、具体”的想象。 点拨: ①二十年时光的推移,给生活带来的最大变化是科技发展。因此,在谈到家乡的变化时,必须发挥想象力,融入科技发展的成分。譬如,二十年后的交通工具、交通设施、生活环境、衣食住行等,都肯定有新科技为之助力,这方面的变化要大胆发挥想象。 ②不仅要关注科技的变化,还要关注人的变化,如,家乡的亲人、朋友、老师的外貌、服装、职业生活等方面的变化等,还可以关注家乡环境的变化。 ③既要大胆想象,在想象中力求创新,又要合平情理,不违背人类的自然规律,这样才能写出既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佳作。 活动二:“提纲”———理思路,定内容 1.出示范例,引出提纲 (1)出示书本上提供的例子,要求学生按照编写的提纲分段叙述,并把重点部分写具体。 习作提纲 题目:二十年后的家乡 开头:穿越到二十年后,看到了我的家乡。 中间; 1.环境的变化:河水清澈,绿树成荫 2.工作的变化:机器人在照料着果园 3.生活的变化: 遇到老同学开着 3D 打印的汽车去郊游 结尾: 表达我对二十年后家乡生活的向往之情。 (2)引导发现:围绕“二十年后的家乡”,分5个自然段进行描写。 2.对照提纲,分析例文。 (1)出示范文,明确习作是按提纲写。 二十年后的家乡 2043年,我回到了离开二十年的家乡。那里不再有漫天的雾霾、满池的污水,眼前是一座绿色的城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