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法律与教化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国家的统治工具,着眼于防范和惩处。教化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着眼于教育和引导。 法律和教化 第三单元 第8课 中国古代的法治和教化 第9课 近代西方的法律和教化 第10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法律:中华法系 教化:儒家礼教 法律: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教化:宗教伦理 法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教化: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中国古代的法治与教化 武功县绿野中学 刘云峰 《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第三单元第8课——— 兴平县人上官兴,因醉杀人亡窜,吏执其父下狱。兴自首请罪,以出其父。按唐律,“杀人者斩”。实际判决:诏许免死配流。理由:上官兴以其首罪免父,有光孝义。 ———摘编自《旧唐书·王彦威传》 01 02 03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宋元至明清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目录 CONTENTS 01 先秦时期的 德治与法治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法治之路 德治之路 (最早的成文法) 夏朝 商朝 周朝 《禹刑》 《汤刑》 《九刑》 春秋 子产铸刑书 春秋战国 法家思想:法治 西周 建立礼制,敬天保民 春秋 叔向倡道德 春秋战国 儒家思想:德治 (习惯法,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 法家被广泛采纳 儒家渐成为主流 法家思想既适应了战国时期各国富国强兵的现实需求,又满足了各国君主加强专制的愿望。 法家思想治国太酷,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需要儒家思想从中调和。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德治与法治之争 春秋时期———叔向与子产之争 子产临死前在对子太叔的遗嘱中说:“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故宽难。” 民知有辟,则不忌于上,并有争心,以征于书,而侥幸以成之,弗可为矣。夏有乱政而作《禹刑》,商有乱政而作《汤刑》,周有乱政而作《九刑》,三辟之兴,皆叔世也。今吾子相郑国,作封洫,立谤政,制参辟,铸刑书,将以靖民,不亦难乎? 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最早的成文法,有何意义? 打破了法律的隐蔽性,一定程度上动摇了旧贵族垄断法律的特权,使法律内容日益具有客观性并走向公开化 先秦时期的德治与法治 德治与法治之争 春秋战国———儒家与法家之争 故以法治国,举措而已矣。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之所加,智者弗能辞,勇者弗敢争。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故矫上之失,诘下之邪,治乱决缪,出美齐非,一民之轨,莫如法。属官威民,退淫殆,止诈伪,莫如刑。———《韩非子·有度》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分争辨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 ———《礼记·曲礼》 认识:实质是不同学派治国手段之争,均维护统治阶级利益并为其服务 巩固练习 《尚书·周书·吕刑》说:“墨罚之属千,劓(yì)罚之属千,剕(fèi)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材料表明当时( ) A.封建刑罚极其严苛 B.法律条文比较详细 C.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D.法家重视法律制定 B 清华简《子产》记录了铸刑书事件,书中认为,一个国家能够生存延续、发展壮大的根本乃在于“得民”,而要“得民”,统治者就必须做到守信用、秉持客观立场、从节行礼、不滥用民力、不妄加惩罚。这说明当时( ) A.辩证法思想萌生 B.民本治国理念已出现 C.成文法得到普及 D.儒家与法家严重对立 B 02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秦汉至隋唐时期的法律与教化 (一)秦朝 ———律令并行,礼法对立 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