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9674

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设计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教案 查看:46次 大小:219709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同步,教学,历史选择性必修3,8课,现代,会的
  • cover
2025年同步教学 历史选择性必修3 第8课 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各个不同历史阶段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 2.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和变迁的影响, 以及人口迁徙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 核心素养: 【时空观念】概述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全球流动的主要阶段,认识现代社会移民与经济政治等发展之间的关系。 【唯物史观】认识现代社会的移民与全球化的关系,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史料实证】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20世纪以来世界移民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历史解释】通过历史资料提出问题,探究20世纪以来世界移民的发展历程,提高学生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家国情怀】了解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中的文化交融和文化认同问题,认识到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的人民共同推动了人类文化的发展。 教学分析: 教学重点:现代移民社会的形成及多元文化特征。 教学难点:理解现代社会移民与文化的冲突和认同。 时空坐标及主要内容: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讲授法、对比法、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史料研习、课堂讲授与教材阅读、情景创设法与多媒体辅助教学法等相结合。 教学设计: 1.本课是第三单元的最后一课,前两节课已经讲述了古代以及近代的世界人口迁移,以区域范围和全球范围的文化碰撞、交融为其主要特征,而作为结尾的第八课则是全球范围,多层次,大规模的迁徙。本课内容还以美国和新加坡两个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特征为例,了解不同族群交流、交融方式对文化认同产生不同的影响。 2.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了解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的劳动力流动、难民问题,认识移民社会的多元文化现象及其影响。高一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对世界历史有了初步的学习,具备一定的历史基础知识和基本的历史思维能力,但对于现代社会移民和多元文化这类较为复杂且与现实紧密相连的内容,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难度。 3.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地图、图表和文字材料,利用学生的兴趣点,结合丰富的案例和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现代社会中的移民现象则像是那些带着自身文化特色从世界各地奔赴新家园的“零部件”。他们带着自己的语言、习俗、价值观等文化瑰宝,汇聚到新的土地上,与当地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碰撞,共同构建起了丰富多彩、充满活力的多元文化社会。就像苹果手机因多元零部件组合而功能强大且独具魅力一样。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探究现代社会中的移民与多元文化这一重要课题。 一、经济全球化和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一)经济全球化: 回顾《纲要》下的有关内容 1.概念: 是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信息、人员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从而使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日益加深的趋势。主要表现为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 2.实质: 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进一步扩张。 3.过程: 4.影响: (1)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促进了资本、人员、贸易、资源等生产要素的全球优化配置,提高生产力,推动世界各国的经济发展。 (2)为各个国家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3)人类社会联系加强,促进文化交流,丰富和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二)劳动力全球流动(主动移民) 1.移民: (1)概念: 是人口在不同地区之间的迁移活动的总称。移民不一定伴有国籍转变,包括短期人口迁徙和国籍转变等。 (2)类型: ①发展型:劳动力,属经济移民、主动移民。 ②生存型:难民,属政治移民、被动移民。 2.流动的原因: 材料一 1945年至20世纪70年代早期,在此阶段,欧洲的经济迅速发展,国际资本大规模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