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389697

第3课 中古时期的欧洲 预习案(含答案)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日期:2025-02-22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297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历史,纲要,中外,高中,统编,学年
  • cover
第3课中古时期的欧洲 核心素养 1.识记封君与封臣的契约关系、特定仪式、政治意义:庄园的性质与规模、人口与土地构成,庄园法庭的地位与作用等基本史实,认识封君封臣制度、庄园与农奴制度所体现的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唯物史观】 2.把握中世纪的历史分期;根据《6~7世纪的拜占庭帝国》,了解拜占庭帝国发展的基本历程;【时空观念】 3.感悟中世纪欧洲区域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形成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古今相映,在学习拜占庭帝国的“盛”与“衰”中形成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培养正确对待和汲取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情怀。【家国情怀】 课前预习 一、西欧封建社会 1.西欧封建制形成的背景 (1)4世纪末期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罗马帝国。 (2)5世纪日耳曼人最终消灭了西罗马帝国。 (3)在罗马帝国的废墟和 人建立的一系列王国的基础上,西欧封建社会产生了。 2.西欧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制度、与农奴制度。 (1)封君封臣制度 ①形成:8世纪后封君封臣制度逐渐与 联系在一起。 ②含义:地方领主为其家族和亲兵提供土地作为给养。授予土地者为 ,领取土地者为 。 ③权力与义务:封臣必须 ,主要义务是 。各级封建主,都享有土地上的 、 和 等各种权力。 ④结果:国王或皇帝是 上的最高统治者,与各级封建主成为西欧社会的 ;封建主在各自的领地内独立行使权力,政治上出现了不同程度的 局面。 (2)庄园 是中古西欧基本的 组织,耕地由领主 和农民 组成。自营地由农奴耕种,收入归领主所有。农民份地分为 份地和 份地,自耕自收。农奴和自由农民要为领主服一定时间的劳役,还要缴纳租税。 或其管家主持的庄园法庭审理庄园内的各种案件,维护庄园的秩序。 二、中古西欧的王权、城市与教会 1.王权的加强 (1)变化趋势:封建制初期,权力分散,王权软弱。中古中后期,西欧各国王权有不同程度的 。 (2)原因:①国王作为国家名义上的最高统治者,被视为最高的领主,拥有高于一般封臣的权力。②社会环境逐渐稳定, 。 (3)表现 ①英格兰:15世纪晚期 建立后,逐渐形成较为强大的王权。 ②法兰西:国王借助通婚和征服等手段,到 世纪晚期,基本完成了统一,王权得到强化。 ③15世纪末,在伊比利亚半岛形成 和葡萄牙。 2.西欧城市的兴起 (1)原因:随着西欧封建社会走向稳定,封建经济获得一定发展。耕地面积增加,风力、水力和畜力得到比较有效的利用;工商业逐渐复兴和繁荣。 (2)兴起: 世纪起,西欧各地兴起了众多城市。 (3)特点:位于 的土地上,主要居民是手工业者和商人,以 为基本谋生手段。 (4)城市斗争 ①原因:封建主用对待农奴的方式对待市民,对市民的生产和经营活动造成影响。 ②形式:通过与封建主 ,或以金钱 ,或 。 ③结果:赢得一定程度的 。 ④城市的发展与影响:城市经济的发展,一些城市兴办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城市还以金钱和人力支持 ,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王的统一事业。 3.基督教会 在中古西欧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拥有大量 和广袤土地,并向信徒征收 ;形成了从教皇到各级神职人员的 ;它控制着人们的 生活。 三、拜占庭与俄罗斯 1.拜占庭帝国 (1)帝国名称的由来: 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为古希腊殖民城邦拜占庭旧址,故称拜占庭帝国。 (2)帝国的强大 ①经济:帝国境内 业发达,都城 是当时欧洲最大最重要的城市,成为沟通东西方的桥梁。 ②政治:6世纪 在位时,拜占庭一度 ,先后占领北非和意大利等地。他在位期间编订的《 》,使罗马法成为系统、完整的 ;它与同时或稍后编纂的《法学汇纂》《法理概要》《新法典》合称《 》。 (3)帝国的灭亡 ①原因:拜占庭的 严重消耗了自身的资源。游牧部族冲击和 ,拜占庭帝国陷入混乱。 ②衰落:7世纪中后期,帝国丧失了大片土地,仅保有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