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动静结合 点面结合 习作 _____即景 即:当下、当时 即景:当下或当时看到的景物,时间不会很长。 回忆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说说哪些课文是即景,哪些不是。 《四季之美》不是即景,因为它写的是一年四季的变化,时间较长。 但其中写春天黎明的彩云,和秋天傍晚夕阳西落,倦鸟归窠的部分,是即景。 观察一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重点观察景物的变化,写下你的观察所得。根据观察对象,把题目补充完整,如“雨中即景”“日落即景”“田野即景”“雪后即景”等。 习作要求 自然现象 指风雨雷电等自然变化 自然景观 指自然的景色 读读下面已经补充好的题目,观察横线上补充的内容,你有什么发现? ( )即景 ( )即景 ( )即景 ( )即景 雨中 落日 小院 田园 自然现象 自然景观 _____即景 补充题目时,可以把双眼观察到的自然现象或自然景观补充进去,也可以把眼睛所见的美丽角落补充进去。但所写的内容必须是观察到的现象或景观。 习作时我们要注意什么? 注意以下几点: 1.按一定顺序,有条理地介绍景物。如,窗外即景可以按空间顺序,由远至近;雪后即景可以按时间顺序,按早晨、中午、傍晚写雪的变化。 2.注意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使画面更有生命力。如,写日落即景,可以写太阳落下时不同的形态。 按一定顺序——— 空间顺序:由上到下、由里到外、由远到近、由中间到两边..... 《月迹》 竹帘上→ 穿衣镜→ 院子里→ 葡萄叶→ 瓷花盆→ 锨刃上→ 小河边→ 眼睛里→ 天空上 按一定顺序——— 时间顺序:先......再......然后......接着...... 早、中、晚 《雷雨》 下雨前→ 下雨中→ 下雨后 写出景物的动态变化 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云。 动词 色彩 我们看时,那竹窗帘儿里,果然有了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原来月亮是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儿,先是一个白道儿,再是半圆,渐渐地爬得高了,穿衣镜上的圆便满盈了。 拟人化动词 变化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我注意地看着,眼睛应接不暇,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一只画眉飞了出来,被我们的掌声一吓,又飞进了叶丛,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声音描写 数量描写———点面结合 根据景物的特点,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数量、气味等描写动态变化。 优点:有比喻、拟人,写出了景物的生命力。 缺点:顺序有些乱 天空 月亮 池塘 散步的人 慢慢升高 月光如水 先照到...再照到... 在月下玩耍 在月光里漫步 月光洒在池塘上 月光洒在花朵上 月下饮茶、欢聚 根据景物的特点,可以从景物的形状、颜色、声音、数量、气味等描写动态变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