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56349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课件(共25张PPT)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44次 大小:577743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春夜喜雨
  • cover
(课件网) 春夜喜雨 导入 雨景 诗人简介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河南巩县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世人尊称“诗圣”,与李白合称“李杜”。其诗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被称为“诗史”。 代表作品有“三吏”(《新安吏》《潼关吏》《石壕吏》)、“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等。 杜甫(712~770) 背景资料 这首诗是杜甫结束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后写的。在这里,他亲子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有很深的情感,恰逢某晚降雨,便有感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咏雨佳作。 春夜喜雨 解题 春天夜里下了一场好雨。 初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 杜甫 zhònɡ 五言律诗 好像、美好 hǎo 好看、好客 hào 好 多音字 重新 chónɡ 重量 zhònɡ 重 诗歌画面 初读 朗读节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唐 杜甫 翻 译 字词解释 知:明白,知道。 乃:就。 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滋润,滋养。 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晓:天刚亮的时候。 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花重:花沾上雨水而变得沉重。 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翻 译 诗意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候。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地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赏析 “好”字写出了诗人愉悦的心情。 “知时节”使春雨拟人化,特地选在这个万物萌生,急需雨水的时节降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赏析 “随风潜入夜”写出了春雨的温和、可亲。 颔联是从听觉的角度,形象地写出了春雨悄悄滋润万物的情景。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赏析 “黑”与“明”二字相互映衬,表明云厚、雨足。 颈联是从视觉的角度描写雨夜美景。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表达了诗人对这场“好”雨的喜爱与赞美。 尾联紧扣“喜”字,想象雨后锦官城花朵竞相开放的情景。 拟人 赏析 雨中夜景 想象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赏析 春夜喜雨 唐 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实景 总写 听觉 视觉 虚景 想象 赞雨 听雨 看雨 想雨 杜甫笔下的“好雨”好在哪里? 思考 “好雨”好在“知时节”和“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知时节”说明雨来得及时,特地选在这个急需雨水的时节降临。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说明雨是随着风在夜里轻轻到来,充满了温和的感觉。 主题思想 这首诗以极大的喜悦之情,运用拟人手法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雨的特点和成都夜雨的景象,热情地讴歌了来得及时、滋润万物的春雨,抒发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赞美之情。 再次朗读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