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1885589

综合探究四 感受司法公正(课件 学案,共2份打包)高中政治统编版选择性必修2

日期:2025-04-19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4次 大小:74384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综合,2份,必修,选择性,统编,政治
    综合探究四 感受司法公正 学习目标 1.通过模拟法庭活动,体验民事诉讼的程序,加深对诉讼法的认识,感受司法案件中的公平正义。 2.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意识,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1.诉讼程序与模拟法庭程序 (1)诉讼程序:以民事诉讼为例,主要程序包括当事人起诉,人民法院受理,开庭审理(包括开庭准备、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休庭评议、宣告判决等阶段),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二审人民法院审理、判决(终审裁判)以及再审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和执行程序。 (2)模拟法庭程序 ①开庭准备 a.书记员查明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是否到庭,宣布法庭纪律。 b.审判长核对当事人基本情况,宣布案由,宣布审判人员、书记员名单,告知当事人有关的诉讼权利义务,询问当事人是否提出回避申请。 ②法庭调查 a.当事人陈述。 b.告知证人有关的权利义务,证人作证,宣读未到庭的证人证言。 c.出示证据并对对方当事人提出的证据进行质证。质证主要围绕证据是否客观存在、是否与案件有关联、是否合法取得等问题进行。 ③法庭辩论 a.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 b.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 c.互相辩论。 d.审判长分别征询原告、被告的最后意见,询问双方是否同意调解。如同意,合议庭主持调解;如不同意,合议庭休庭评议。 ④合议庭评议:审判长宣布休庭,合议庭退庭进行评议。 ⑤宣告判决:合议庭重新回到法庭,审判长宣读判决书内容(主要包括认定的事实、适用的法律、判决的理由与结果、诉讼费用的承担以及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法院)。 2.人民法院司法公正 (1)法官在审理过程中做到清楚案件事实、认真确认证据、准确适用法律,谨慎妥当作出裁决结果。 (2)程序公正,在诉讼中要确保当事人充分地行使诉讼权利和履行诉讼义务;平等地给予当事人陈述事实、理由和举证的机会。 (3)法官在法庭活动中保持言论和行动的公正形象。 (4)审判公开,确保庭审活动的透明度,自觉接受监督。 3.民事诉讼的基本制度 (1)合议制度:合议制度是指由若干审判人员组成合议庭对案件进行审理和裁判的制度。实行合议制,是为了发挥集体的智慧,以保证案件的审判质量。 (2)回避制度:回避制度,是指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判,而要求与案件有一定的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或其他有关人员,不得参与本案的审理活动或诉讼活动的审判制度。 (3)公开审判制度: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规定的情况外,审判过程及结果应当向群众、社会公开。根据法律规定,下列案件不公开审判。 ①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包括党的秘密、政府的秘密和军队的秘密。 ②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 ③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等。 (4)两审终审制度:两审终审制度是指一个民事案件经过两级人民法院审判后即告终结的制度。一般的民事诉讼案件,当事人不服一审人民法院的判决、允许上诉的裁定,可上诉至二审人民法院,二审人民法院对案件所作的判决、裁定为生效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再上诉。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一审判决、裁定,为终审判决、裁定,当事人不得上诉。 4.实体法与程序法 (1)实体法是以规定和确认权利和义务以及职权和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宪法、行政法、民法、商法、刑法等。 (2)程序法是规定以保证权利和职权得以实现或行使,义务和责任得以履行的有关程序为主要内容的法律,如行政诉讼法、行政程序法、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立法程序法等。 (3)程序法是正确实施实体法的保障,审判活动则是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综合运用。 议题1:模拟法庭,折射公平正义缩影 [情境] 某县人民法院举办“法院开放日”活动,邀请该县中学部分师生来到人民法院,参观人民法院诉讼服务大厅、执行指挥中心等办公办案场所,并参与模拟法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