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17课 中国古代的户籍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六单元 基层治理与社会保障 朱熹所创民办社仓 黄册 清光绪保甲门牌 二 一 课程目录 课程标准 重难点 二 了解中国古代以赋役征发为首要目的的户籍制度,以及有代表性的基层管理组织; 知道中国古代王朝在社会救济和优抚方面采取的重要措施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的演变历程(重点); 中国古代户籍制度、基层组织和社会救济政策对封建社会发展的作用(难点) 历代户籍制度的演变 历代基层组织与社会治理 历代社会救济与优扶政策 黄册 时空坐标 社会救济与优抚 户籍制度 基层管理 开始大规模编排民户 前211年 秦汉 战国 581年 960年 1368年 1840年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元 明清 分类登记 编户齐民 分“黄籍” 与“白籍” 大索貌阅 输籍法 主户、客户 诸色户计 户贴、黄册制度 乾隆及后停编户籍 乡里制度 什伍组织 城内设坊 郊外设村 邻保制度 宋 保甲法 明:里甲制 十家牌法 清:保甲制 汉常平仓制度 皇帝赐老人鸠杖 隋义平仓制度唐朝开始专设救济机构 宋开始,宗族救助活动逐渐兴起 明清时期,慈善组织开始兴起 前475年 220年 户籍制度 户籍,即登记人口、户数的簿籍。是中国历代政府为掌握户口数量而设置的一种簿籍登记制度。与土地直接联系的以家庭为本位的一种人口管理方式。其核心是对人口的占有与支配。既包括户籍登记,也包括户籍管理 明朝南京玄武湖湖心小岛库房,用来存放户籍册“黄册”。收贮黄册的玄武湖成为明朝的禁地,由户部派官员专门管理,一般人不得轻易进入。 黄册关系国计至重,天下钱粮徭役根本于此。 ———明朝赵官等编著《后湖志》 为什么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户籍的编制和管理? 思考 赋役是国家财政的根本,而户籍是赋役征发的依据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演变历程 起源(编排民户,制定户籍) 1.战国: (1)原因: 战国时期国家大规模编排民户,开始制定户籍 ①加强中央集权,进行争霸战争的需要; ②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的发展。 ①“秦献公时期:“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②商鞅变法时期:无论男女,都在政府的簿籍上登记;实行什伍连坐法。 (2)表现: 材料1:登人四千,收众人乎从古王事。 ———《殷虚书契前编》 材料2:秦献公“为户籍相伍”,即以五家为“伍”的办法编排户口。 ———《史记》 材料3: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 ———《商君书》 秦献公 分类登记 2.秦朝: 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除百姓户籍外,还有宗室籍、宦籍、市籍等。 材料:(赵)高有大罪,秦王令蒙毅治之,毅不敢阿法,当高罪死,除其宦籍。 ———《史记·蒙恬列传》 编户齐民 3.两汉: 一、历代户籍制度演变 (一)演变历程 萧何 材料:“沛公至咸阳,诸将皆争走金帛财物之府分之,(萧)何独先入收秦丞相御史律令图书藏之……汉王所以具知天下阸塞,户口多少,强弱之处,民所疾苦也,以何具得秦图书也” ———《史记·萧相国世家》 (1)管理:丞相主管全国户籍工作,各级地方政府也均有专门人员主管户籍; (2)登记:百姓编户入籍后,便成了封建国家的“编户齐民”; (3)维护:政府为掌握人口数,也定期进行人口调查; (4)东汉末年由于战事频繁,人口流动加剧,豪强地主与国家争夺人口,户籍散乱 思考 汉代的编户齐民制度有何特点和作用? 材料1:汉代继承秦朝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所有编入户籍的大汉居民具有平等的权利与义务。其中最重要的义务是向国家提供赋税与徭役… ———吴钩《户籍上的中国》 材料2:汉代《户律》有关于户口的登记、乡部负责人定户籍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