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语段,完成1-2 题。 入秋后,整片胡杨林被金灿灿的色彩染透,华贵而壮美,让人感觉到一种别致的气韵。无数棵粗壮的胡杨树,像一个个征战沙场的勇士,伫立在秋风之中,傲然挺拔。遒劲的树干上裹着斑驳的树皮,风沙侵shí 之后留下的伤痕被岁月的年轮刻画成生命的印记。秋风卷起零落的黄叶,在经年累月与风沙的搏斗中,有些胡杨树gōu 偻了、倾斜了,甚至即将倒在地上,但生命没有就此结束。 (1). 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伫(A. chù B. zhù)立在秋风之中,傲然挺拔。 ( ) (②遒劲(A. jìn B. jìng)的树干上裹着斑驳的树皮。 ( ) (2). 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①侵shí _____ ②gōu _____偻 2.下列对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沿溯阻绝(顺流而下) 不见曦月(日光,这里指太阳) B.至于夏水襄陵(冲上、漫上) 属引凄异(延长) C.念无与为乐者(考虑,想到) 徙倚欲何依(徘徊) D.沉鳞竞跃(指水中潜游的鱼) 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3.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B.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蝉则千转不穷 D.属国过居延 4.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B.自非亭午/夜分 C.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D.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5.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①近些年,一批有分量的生态主题纪录片走进观众视野,成为中国自然之美的影像诠释。②中国人对自然具有天生的亲切感和归属感。③自古以来,人们便善于从自然草木与四季轮回中感悟人生哲理,获得精神和内心的充盈。④当代生态主题纪录片,_____在主题立意、创作手法等方面各有侧重,_____都与人类对自然生态的认识相关,充满浓厚的人文色彩与人文关怀。⑤在融合东方美学话语和东方自然哲学思想的基础上,使我国生态主题纪录片通过影像语言的演绎和解码,讲述中国的自然人文故事,诠释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理念,塑造绿色发展的中国形象。 (1)第①句中加点的“观众视野”和第③句中加点的“从”按照短语结构类型和词性划分,分别是_____短语、_____词。 (2)请在第④句的横线处补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语。 (3)第⑤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 6.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南朝齐梁时思想家。 B. 《与朱元思书》全文以写景为主,兼有抒情。 C. 自/ 康乐以来,未复/ 有能与其/ 奇者。这句话的朗读节奏划分无误。 D.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作者贬官黄州期间。 7.古诗文名句填空。 (1)牧人驱犊返,____ 。(王绩《野望》) (2)____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3)崔颢《黄鹤楼》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 ?____ 。 (4)落日往往受到诗人的青睐。王绩在《野望》中用“____ ,____ ”写山中落日。 8.班级开展了《红星照耀中国》名著阅读交流会,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这是一部“用事实说话”的杰出作品,作品是按照“探寻红色中国”的时间顺序来记录见闻的。 B. 《红星照耀中国》实际写了两个层面的事实:一是作者1936 年6 月至10 月采访“红色中国”的过程;二是“红色中国”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C. “他是一位瘦弱的如同林肯般的人物,身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弯曲,披着一头很长的浓厚的乌发,睁着一双巨大而敏锐的眼睛,还有高鼻梁和突出的颧骨。”这是埃德加·斯诺第一次见到毛泽东时的印象。 D. “他的身体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