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37748

专题一 古诗词鉴赏 01七年级古诗词(课件+知识清单+提升练)-【中考核心考点】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备考系列

日期:2025-01-10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52643951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古诗词,中考,专题,备考,复习,一轮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专题一 古诗词鉴赏 01 七年级古诗词鉴赏(提升练) 七年级上册 (一)观沧海(东汉)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点明了“观沧海”的位置,虽没有直接写到人,但让读者似乎看到了诗人登临碣石观海时的英姿。 B.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描写了岛上树木茂盛、野草繁密的画面,这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让诗人生发出豪迈之气。 C.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写出了萧瑟秋风吹拂,汹涌的波涛溅起阵阵浪花的景象。诗人不禁产生些许落寞之情。 D. 这首诗选取了沧海、日月、洪波、星汉等宏大的景物,在苍凉中又有慷慨之气,表现了诗人的雄心壮志。 【解析】C项“诗人不禁产生些许落寞之情”有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在秋风萧瑟中的海面洪波巨澜,汹涌起伏。虽是写秋景,但毫无悲伤落寞之感,反而呈现出辽阔壮美的海景。故选C项。 2.小语在学习这首诗时,对“观”的理解不透彻,请你帮他解疑答惑。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观”字是怎样统领全篇的? 【答案】开头由“观”字引出下文,先实写看到的景象,即波澜壮阔的大海和草木丰茂的山岛,后虚写,借助奇特想象写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景象。 3.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水何澹澹,山岛竦峙”的画面。 【答案】示例:茫茫的大海上碧波万顷,一望无垠,只有脚下的山岛高高地耸立在海心。 4.有同学一直将“洪波涌起”错误地背诵为“波浪涌起”。请你给这位同学简单讲解原句描绘的景象与“波浪涌起”的不同。 【答案】原句比“波浪涌起”更能突出大海的波澜壮阔。(或:原句描绘的是大海波澜壮阔的景象,而“波浪涌起”描绘的是海水起伏涌动的景象。 5.朗诵时小语想制作一张幻灯片背景图,请你认真观察以下两幅图,说说哪幅图更符合此诗的情景,并结合相关诗句说明理由。 【答案】图②。结合“水何澹澹”“洪波涌起”可知沧海气势磅礴,波涛汹涌,所以图②更能够体现这些特点。 (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唐)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对“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将“愁心”形象地寄给“明月”,随朋友直到僻远之地。 B.朋友被贬僻远之地,诗人用夜郎之名,使人联想古夜郎国,以见其边远。 C.诗人同情友人的不幸遭遇,把“愁心与明月”一起寄给身处夜郎的友人。 D.这是一种艺术想象,最能体现诗人内心同情的深切和真挚。 【解析】C.说法错误,诗人是把愁心寄给明月,不是把愁心和明月一起寄给朋友。故选C。 2.诗歌为何选取“杨花”“子规”来写 【答案】写“杨花”且“落尽”是先点时令,“杨花”漂泊无定,暗写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子规”即杜鹃,在我国古典诗词中,它总是悲哀凄惨地啼叫着,暗写诗人的悲痛之情。诗人选取“杨花”“子规”,渲染了伤感的氛围,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3.小语读完此诗后,感受颇深。她认为“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奠定了全诗的感情基调。请你结合诗句分析小语这么说的原因。 【答案】示例:“杨花落尽子规啼”一句中描写了“杨花”和“子规”两种景物,“落尽的杨花”点明了时令是“暮春”,又因为“杨花”是漂泊无定的,“子规”的叫声悲哀凄惨,从而表现了王昌龄被贬荒僻之地给人的飘零流落之感,所以开头一句就奠定了全诗伤感的基调。 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这两句诗在情感的表达上有何独特之处 请简要赏析。 【答案】诗人想象奇特,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把明月当成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