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走进戏剧天地 品味百态人生 ———统编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大单元教学 学习目标 一、语言目标 1.通过剧本提纲(人物、时间、地点、情节)的填写,能够梳理剧本的主要内容。 2.学会从人物语言、动作、表情、身份等方面,对剧本中的人物形成初步感知。 3.关注剧本中的舞台说明,并通过摘录分类,阐述舞台说明在戏剧中的重要作用。 二、思维目标 1.通过提炼文体共性特征,概括文本个性特点,提升分析、比较和辨别的思维技能。 2.通过排演剧本、组织演出,提升学生组织学习活动的逻辑思维能力。 3.联系教材、创意写作、创编方案,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价值目标 从不同视角学习、探索戏剧,思考戏剧对于当今社会及个人的学习价值及意义。 核心任务 班级要开展“走进戏剧天地, 品味百态人生 ”主题班会,请大家自主选择剧本,分配角色,合作编排戏剧演出,并完成一篇戏剧评论。 第一课时 单元导读 学习目标: 1.通过字词挑战赛,能准确掌握本单元的词语。 2.通过讨论学习,能了解关于戏剧的知识。 3.熟悉单元任务,学生能较好地制定学习计划。 学习任务: 任务一:戏剧知多少 任务二:初探好戏 任务三:任务早知道 导入新课 上联:未上台,谁是我,既上台,我是谁,谢观众,须知是我原非我。 下联:不认真,难做人,太认真,人难做,嘱诸生,牢记做人要像人。 这是刘竹贤为湖北云梦古戏台所题的一副对联。它让我们看到了生活就是一出戏,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舞台上的形形色色,喜怒哀乐,或风采动人,或面目可憎,或令人感动振奋,或引人慨叹深思,可谓是“舞台小天地,天地大舞台。” 任务一 戏剧知多少 1.戏剧:是综合的舞台艺术,它借助文学、音乐、舞蹈、美术等艺术手段塑造舞台艺术形象,揭示社会矛盾,反映现实生活。 中国:戏剧是戏曲、话剧、歌剧等的总称。 西方:戏剧就是话剧(起源于希腊)。 任务一 戏剧知多少 2.戏剧的分类 (1)根据内容性质分为:悲剧、喜剧、正剧 (2)根据表现手段分为: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哑剧 (3)根据结构形式分为:独幕剧、多幕剧 (4)根据演出场合分为:舞台剧、街头剧、广播剧、电视剧 (5)根据作品反映的时代分为:现代剧、历史剧。 任务一 戏剧知多少 3.戏剧文学(剧本)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 (1)有尖锐的矛盾冲突即戏剧冲突。 剧本的情节结构,一般可分为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四部分,有的多幕剧还有序幕和尾声。 (2)主要运用人物语言(对话、唱词、独白、旁白)、动作塑造人物形象。 (3)适合舞台演出。 (4)有舞台说明:舞台说明包括人物、时间、地点、服装、道具、布景以及人物的表情、动作、上下场等。 任务二 初探好戏 根据阅读情况,补全下面剧本信息,了解剧本的主要内容。 剧目 《屈原》 《天下第一楼》 《枣儿》 主要人物 发生时间 发生地点 概述情节 课后延学 自主阅读《屈原》《天下第一楼》,采用人物关系图谱的方式,梳理人物关系。 第二课时 《屈原》单篇精读 学习目标: 1.反复诵读屈原独白部分,理解这段独白的内涵。 2.理解剧本中人物的心理和情感,把握人物形象。 3.了解什么是舞台说明,概括其重要作用。 任务一 整体感知,概括剧本内容 阅读课文和教材第103页“《屈原》剧情梗概”,尝试概括课文(《屈原》节选)大意。 课文节选的是历史剧《屈原》第五幕第二场的前两部分,可以分为剧情的开端和发展、高潮。开端在靳尚和郑詹尹的对话中,交待二人承南后旨意,欲毒死屈原的密谋;发展和高潮,写屈原的内心独白,呼风唤雷,怒斥神祇。 任务一 整体感知,概括剧本内容 《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此时正值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也是国民党统治最为黑暗的时候。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