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课程标准】 知道中国先秦时期成文法的产生过程,以及这一时期思想家对德治、法治关系的讨论; 知道自西汉起历代王朝法律、礼教并用的统治手段。 春秋时期,郑国的子产“铸刑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成文法。 叔向反对刊布法律,理由是刑罚适用于乱世,公布刑书会使老百姓更注重争端,而不顾道德礼义。 一.先秦时期德治与法治 --礼法之争 法 控制 结合所学,思考:当时谁的主张会被君主接纳?为什么? 在法家思想的指引下,秦国富国强兵,最终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儒家思想并不适用于兼并战争激烈的战国时期。在重视富国强兵的君主看来,儒家的仁政与德治思想,难以落到实处。 法家思想既能带来富国强兵的现实利益,又满足了各国君主专制的愿望。更适合各国富国强兵、政令统一的需要。 符合时代需要 有积极意义 秦 朝 以法家思想治国,推动了律的编纂 二.秦汉--明清的法律与教化 --礼法结合 1.秦汉时期 汉 朝 沿袭秦律, 制《九章律》 秦汉:律令并行 2.魏晋时期 律令儒家化 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及以儒家思想为立法、注律以及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魏晋时期 律令儒家化 2.魏晋时期 ①原因: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思想,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律令儒家化 《晋律》首先确立“准五服以制罪”的定罪量刑原则…… ———曾宪义《中国法制史》 魏明帝在朝廷设置律博士,命令专用儒家思想来解释律令,进一步推动了…… 思考:“准五服以制罪”的量刑原则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②特点:法律以亲属之间的尊卑亲疏为量刑原则之一(教材47页) ③目的:维护儒家的三纲五常 “五服”,即以丧服为标志表示亲属间血缘亲疏及尊卑,共分五等,故称“五服” 3.唐朝 《贞观律》 《永徽律》 《永徽律疏》 即《唐律疏议》 律 删繁就简 (唐初) 评价: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 唐律--礼法结合的典范 (1)法律:编纂《唐律疏议》 甲 中华法系是以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为基础的,以《唐律疏议》为代表的中国法律和仿照这种法律而制定的东亚、东南亚等封建国家法律的总称。中华法系是与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并列的五大法系之一。 3.唐朝 (2)教化: 唐朝的礼乐制度主要体现在开元礼中,……其中吉礼的内容主要是祭祀,宾礼的主要内容是接待周边国家的君主和使节,军礼的主要内容是军事活动中的仪式,嘉礼主要包括成人、婚嫁、朝议、养老等嘉庆仪式,凶礼主要内容则是有关丧、葬及凶年赈抚、劳问疾苦等。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特点: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之作。 ②社会层面:重视家训,强化基层教化 ①提倡礼治:《大唐开元礼》 阅读教材47页,唐注重教化体现在哪两个方面? 朝代 法律成果 教化成果 法律与教化的关系 秦 ——— 汉 魏晋 南北朝 唐 法家思想治国, 推动了律的编纂 对立 沿袭秦律 制成《九章律》 尊崇儒术 以经注律 礼法开始结合 儒家知识分子以经注律 律令儒家化 进一步推动律令儒家化 《贞观律》→《永徽律》 ↓ 《永徽律疏》 即《唐律疏议》 《大唐开元礼》 重视家训 唐律--礼法结合的典范 总结秦汉———明清法律与教化 法律 教化 宋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思考:宋朝以后的法律有什么特点? 思考:哪些力量推动儒学向基层渗透? 二.封建王朝的法律与教化 --礼法结合 基本沿用唐朝法律体系, 制定的法律多以唐律为蓝本: 《宋刑统》,《天圣令》 放弃唐宋法律,司法实践援引唐律 ① 以唐律为蓝本制定《大明律》 ② 在司法实践中特别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