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课《校史寻访———准备阶段》教学设计 课题 校史寻访———准备阶段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综合实践活动 年级 七年级上 核心素养目标 价值体认:在实践中体验校园文化,理解其对个人发展的影响,增强爱校情感并以校为荣。责任担当:自立自理,积极参与校园活动,发挥特长,尽责完成任务,培养职业兴趣和正确的劳动观。问题解决:主动发现和分析问题,创新方法解决,提升沟通、组织协调和实践能力。创意物化:选择任务,用报告、表演、海报等多种形式展现和反思校园文化活动。 教学重点 1、了解学校历史变迁2、了解各类校史主题3、确定研究课题方向 教学难点 1、掌握活动方案要素2、校史寻访活动方案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引入视频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北京大学简史》明亮的教学楼、宽敞的实验室、欢快的艺体楼……那些洋溢着书声和欢笑的地方,是我们学习知识的殿堂,是我们求真向善的地方!岁月流转,我们的校园经历了多少风霜?一代又一代学子在这里延续着怎样的校园精神?一起搭上时光的列车,寻找校园的历史痕迹!校史馆是展示学校历史、成就和文化发展的场所,通过图文、实物和多媒体展示学校的发展历程和重要事件,为师生和访客提供了解和传承校园文化的机会。 观看视频,思考、讨论北京大学的发展历史。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知识与生活的热爱。 讲授新课 每所学校都有自己内涵丰富的历史。让我们利用文献查阅、问卷调查、访谈等方法,从独特的视角去搜寻校园中发生的故事,去探究学校的历史变迁。一、瞭望台1、学校历史变迁的人和物有很多,如校训、校徽、校友……我们最想了解哪些历史?查找并调查各类校史主题。2、各类校史主题。参见课件第10页表1。3、工具箱:文献查阅。学校的图书馆(含电子阅览室)、档案室是我们检索学校资料的好场所。检索时要将资料归类记录。文献资料分为文本资料和电子资料两类。文本资料包括图书、纸质报告、报刊等;电子资料包括音像资料和互联网资料等。4、图书馆(含电子阅览室)是一个为师生提供学习资源、研究支持和信息检索的场所,具备丰富的书籍、期刊、电子资源以及网络访问权限,旨在提升学术研究能力和知识获取的便捷性。5、档案室是保存和管理学校重要文件、历史资料和记录的地方,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为研究和查阅提供支持。6、小锦囊:小组分工。(1)我负责访谈记录(2)我负责设计调查问卷(3)我负责资料的搜集和整理(4)我负责制作汇报小报(5)我们根据共同的爱好组建活动小组。二、问题树1、了解校史故事,增进对学校的认知,传承优秀校风,跟志同道合的小伙伴一起展开关于校史文化的深入研究。2、问题价值分析表。参见课件第17页表2。3、工具箱:思维导图。思维导图由主标题、子标题和关系线组成。主标题是制图人思维的起点和核心。在主标题后面的标题叫做子标题,它们通过关系线一级一级地相连。思维导图的主要形式有树状图、环形图、花瓣图、括号图等。4、小锦囊:课题名称陈述三要素。课题名称陈述三要素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如“对学校图书馆变迁的调查研究”。(1)研究对象是学校图书馆。(2)研究内容是学校图书馆的变迁。(3)研究方法是调查研究。三、方案表1、以小组为单位制订活动计划,明晰活动的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做好困难预测,并思考成果的展示方式。2、“校史寻访”活动方案表。参见课件第22-23页表3。3、小锦囊:活动方案要素。(1)研究课题:结合实际确定可研究的课题。(2)研究背景:研究的原因及意义。(3)研究目的:通过研究要解决的问题。(4)活动准备:活动需要准备的器材、资金等。(5)研究方法: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