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第五章 化工生产中的重要非金属元素 注意事项 1.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 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i-28 S-32 Fe-56 Ba-137。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着很多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蕴含着自然界中的碳、氮循环 B.《元丰行示德逢》里“雷蟠电掣云滔滔,夜半载雨输亭皋”涉及化学反应N2+O22NO C.《天工开物》中有“至于矾现五色之形,硫为群石之将,皆变化于烈火”,其矾指的是金属硫酸盐 D.《天工开物》中“凡火药,硫为纯阳”,其硫指的是浓硫酸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玻璃钢和压电陶瓷都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 B.燃煤中加入CaO可以减少酸雨的形成及温室气体的排放 C.二氧化硫可用于杀菌,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D.植物直接吸收利用空气中的NO和NO2作为肥料,实现氮的固定 3.氮和硫是化工生产中的重要元素。下列相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 A.液氨汽化时吸收大量热,可用作制冷剂 B.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可用作化学肥料 C.二氧化硫易溶于水,可用作纸浆漂白剂 D.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可用作气体干燥剂 4.下列离子组在指定条件下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能使pH试纸变红的溶液:N、Na+、S、Fe3+、N B.含有大量N的溶液:H+、Fe2+、S、Cl- C.含有大量Cl-的溶液:Fe3+、Mg2+、S、OH- D.加入铁粉后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N、Na+、C、S 5.我国科研团队借助一种固体催化剂(LDH),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条件下合成了氨,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是··NN·· B.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6H2O 4NH3+3O2 C.反应消耗28 g N2,转移电子的数目为3NA D.该方法比工业上合成氨能耗小,对设备要求低 6.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胶头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胶头滴管,使液体Y滴入锥形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有很明显鼓起现象。气体X和液体Y不可能是( ) A.X是NH3,Y是水 B.X是SO2,Y是NaOH浓溶液 C.X是CO2,Y是稀硫酸 D.X是HCl,Y是NaNO3稀溶液 7.硫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与c、d、e都有可能反应生成b B.d溶液久置于空气中会生成e,溶液的pH减小 C.盐g与盐f之间一定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D.将气体c通入BaCl2溶液中,无明显现象 8.用下列两种途径制取H2SO4(某些反应条件和产物已省略),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途径①:SH2SO4;途径②:SSO2SO3H2SO4 A.途径①中的反应体现了浓硝酸的强氧化性和酸性 B.在实际工业生产中,途径②的第三步在吸收塔中进行,宜用98.3%的浓硫酸作吸收剂 C.由途径①和②分别制取1 mol H2SO4,理论上均消耗1 mol S,均共转移6 mol电子 D.途径②相对于途径①更能体现“绿色化学”的理念,因为途径②的污染相对于途径①更小 9.连四硫酸钠(Na2S4O6)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S4+4H+ 3S↓+5SO2↑+2H2O, 按如图装置制备足量SO2并探究其性质。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Ⅱ中溶液由紫色变成红色 B.Ⅲ中溶液褪色说明SO2有还原性 C.Ⅳ中溶液无明显变化 D.基于环保,本实验应连接尾气处理装置 10.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NaHS溶液中滴入稀盐酸 生成臭鸡蛋气味气体(经检验为H2S) 非金属性:Cl>S B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 C 将浓硫酸与蔗糖混合搅拌,并用湿润的品红试纸检验产生的气体 蔗糖变黑,品红试纸褪色 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和氧化性 D 向浓硝酸中插入红热的木炭 产生红棕色气体 红棕色的NO2一定是由木炭和浓硝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