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统编版 语文 八年级 下 第4课 灯笼 课文导入 学习目标 作者简介 写作背景 字词积累 内容解读 课堂练习 课后作业 目 录 新课导入 灯笼,在如今人们的心中,只是孩童的玩具和节日喜庆的象征;但在电灯尚未出现和普及的时代,却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承载着厚重的文化内涵。 学习目标 1.体会作者对往昔生活和家国天下所寄寓的复杂感情。 2.认知文中“灯笼”的民俗意义、文化价值。 3.分析文中多种表达方式的综合运用。 4.品味文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训练语感,积累词语。 作者简介 吴伯箫(1906-1982)原名熙成,山东莱芜人,散文家、教育家。一生作品200多篇,代表作品有《山屋》《菜园小记》《记一辆纺车》等,主要散文集有《羽书》《北极星》《忘年》等;译作有海涅的《波罗的海》。 写作背景 《灯笼》写于20世纪30年代,这是一个中华民族多灾多难的时代,特别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对中国的侵略加剧,国民党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使得许多知识分子感到愤懑和忧心。 在这样的背景下,吴伯箫通过写作来表达他的爱国情感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字词积累 争讼 sòng 领域 yù 斡旋 wò xuán 静穆 mù 思慕 mù 怅惘 chàng wǎng 锵然 qiāng 褪色 tuì 燎原 liáo 字词积累 斡旋:调停,调解。 掌故:历史上的人物事迹、制度沿革等。 思慕:思念(自己敬仰的人)。 怅惘:惆怅迷惘;心里有事,没精打采。 铿然:课文中形容金宝珠玉等声音清脆。 燎原:(大火)延烧原野。 争讼:因争论而引起诉讼。 字词积累 静穆:安静庄严 褪色:比喻某种情景、意识、本色等逐渐淡漠以至忘记。 熙熙然:温和欢乐的样子。 垂珠联珑: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 吹角连营:各个军营里接连不断地响起号角声。 人情世故:指为人处世的方法、道理和经验。 内容解读 第一部分(第1段): 开篇说“火”,为后文写“灯笼”做铺垫。 第二部分(第2—11段): 主体说“灯笼”,写“我”对灯笼的回忆及联想。 第三部分(第12段): 结尾说“火”,情调高昂,抒发爱国情怀。 内容解读 问:文中的“灯笼”具有哪些民俗文化的意义? 答:1.村民日常生活: ①大人管制小孩“玩火”,但他们自己“偷偷还要在神龛里点起烛来”。 ②“我”夜晚随大人去迎接进城归来的祖父,祖父“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雪夜驰马,荒郊店宿”。 ③其他如在村里上灯学,“挑了灯笼走去挑了灯笼走回”,以及“用朱红在纱灯上描宋体字”等。 内容解读 问:文中的“灯笼”具有哪些民俗文化的意义? 答:2.乡村艺术表演: ①“村边社戏台下想起闹嚷嚷的观众,花生篮,冰糖葫芦;台上的小丑,花脸,《司马懿探山》”。 ②“乡俗还愿,唱戏、挂神袍而外,常在村头高挑一挂红灯。仿佛灯柱上还照例有些松柏枝叶做点缀”。 内容解读 问:文中的“灯笼”具有哪些民俗文化的意义? 答:3.乡村年节景象: ①“金吾不禁的那元宵节张灯结彩,却曾于太平丰年在几处山城小县里凑过热闹:跟了一条龙灯在人海里跑半夜,不觉疲乏是什么,还要去看庆丰酒店的跑马灯,猜源亨油坊出的灯谜”。 ②“族姊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 内容解读 问:文中的“灯笼”具有哪些民俗文化的意义? 答:4.历史文化: ①“唐明皇在东宫结绘彩为高五十尺的灯楼,遍悬珠玉金银而风至锵然的那种盛事太古远了” ②“《宋史·仪卫志》载,准有打灯笼子亲事官八十人”。 ③“‘……好一似扬子江,驾小舟,风狂浪大,浪大风狂’的汉献帝也许有灯笼做伴” 内容解读 问:文中的“灯笼”具有哪些民俗文化的意义? 答:总结 1.“灯笼”与村民生活不可分离,给人温暖。 2.“灯笼”成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