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作者简介 龚自珍,字璱(sè)人,号定盦(ān),清代思想家、文学家。主张革除弊政,抵制外国侵略,支持林则徐禁烟运动。因力主改革弊政,受权贵排挤,48岁那年愤然辞官南归,次年卒于江苏丹阳云阳书院。他的诗文主张“更法”“改图”,揭露清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著有《定盦文集》。 写作背景 清道光十九年(1839)是己亥年。作者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在往返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成七绝315首,总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第五首。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诵读诗歌 理解内容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的马鞭。吟,吟诗。 形容广阔或壮大。这里形容诗人离京城时的无限愁绪。 夕阳西下,我怀着无尽的离愁,扬鞭东去,从此辞官远赴天涯。 落花 飘落的花瓣不是无情之物,它化作春泥培育更多的新花。 赏析诗句 1.请描述“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展现的情景。 我满怀着惆怅离开京城,夕阳西下,更增无边的离愁别绪。我扬鞭东指,从此辞官远赴天涯。 赏析诗句 2.从炼字角度赏析“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写出离愁的广大无边;“白日斜”既点明了离京的时间,又象征着国运和局势的日暮途穷;以天涯映衬离愁,抒发诗人辞官离京时的愁苦失落,也表现对国家前途的担忧。 赏析诗句 3.“浩荡离愁白日斜”诗人是如何表现离愁的?请简要分析。 ①直接写离愁:用“浩荡”极写离愁之多、之广。 ②以景物渲染离愁:“白日斜”写出夕阳西下、黄昏将至的景象,渲染了日暮图穷的氛围,烘托出诗人心中无限的离愁。 赏析诗句 4.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 泥更护花”。(修辞、写法) 修辞:运用比喻手法,以“落红”自喻,表明自己虽然辞官,但仍会关心国家的前途命运的思想和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写作手法:寓理于景,借物抒情,借“落花”,表明诗人虽脱离官场,仍关心国家前途和命运,不忘报国之志。 赏析诗句 5.这首诗歌抒发了诗人怎样复杂的心情? (1)辞官离京的惆怅和归乡的喜悦。 (2)对国家前途命运的关心,愿继续为国效力、奉献社会的信念。 主旨归纳 诗歌抒写了诗人辞官离京的复杂心情,表现了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虽远离官场,仍要为国效力的奉献精神。 课堂检测 一、填空: 1.运用形象的比喻,寄托要为国家和社会竭尽余力 的感情诗句是: , 。 2.描写诗人辞官离京时复杂心情的诗句是: , 。 3.歌颂落花的积极作用,表达自己也要虽离开职位 为国家和人民效力的诗句是: , 。 4.既表达诗人辞官离京的惆怅,又流露归乡的喜悦 的诗句是: , 。 5.表现要投身于广阔天地进行新的战斗,为改革和 振兴中华贡献毕生精力的诗句是: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课堂检测 6.这首诗阐明世上事物具有两重性的诗句是: , 。 7.化用刘禹锡“莫道两京非远别,春明门外即天涯 ”诗句叙写再见离京南归的诗句是: , 。 8.表现壮志未酬,行将远离,不能不勾起无限愁思 的一句是: , 。 9.表明作者不甘消沉,愿为国家无私奉献的诗句 : , 。 10.代落花立意,倾吐心曲,表现崇高的献身精神的 句子是: , 。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不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