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58853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8《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课件)(共40张PPT)

日期:2025-02-12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21次 大小:233557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统编,语文,二年级,上册,古诗二首 登鹳雀楼,课件
  • cover
(课件网)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鹳雀楼在我国的山西省永济市,因常有鹳雀停在上面休息而得名。唐代大诗人王之涣登上了鹳雀楼,并留下了千古名篇《登鹳雀楼》。从此以后鹳雀楼便名扬四海,与黄鹤楼、岳阳楼和滕王阁并称为我国四大名楼。 背景资料 作者简介 王之涣,字季凌,生于668年,卒于742年,王之涣少有侠气,去官之后,漫游黄河南北,强自克制,功于文学,十年后名声大振。在李白、杜甫还不出的时候,王之涣、王昌龄、高适已经名躁一时。   王之涣存世诗现在只有六首,他的作品,以边塞诗见长,诗境广阔,激人奋进。 自由朗读两首古诗,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同桌互读,纠正读音。 初读古诗 一读: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二读:注意诗歌停顿,读出节奏。 三读:注意韵脚,读出韵律。 依 yī 尽 jìn 欲 yù 穷 qiónɡ 层 cénɡ 读诗句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 字词积累 dēng 登 生字 拼音 结构 字义 组词 上下结构 (人)由低处到高处(多指步行)。 登山 登陆 登高 → 癶+豆 字词积累 guàn 鹳 左右结构 像白鹤,嘴长直,顶不红。 白鹳 鹳雀 拼音 生字 结构 字义 组词 字词积累 拼音 生字 结构 字义 组词 què 雀 上下结构 体形较小的鸟类。 麻雀 山雀 孔雀 →小+隹(“隹”指短尾的鸟。) 字词积累 拼音 生字 结构 字义 组词 yī 依 左右结构 靠着。 依靠 依照 →亻+衣 (人要依靠衣服遮羞取暖) 重点字词 白日 黄河 鹳雀楼 诗 欲 依 尽 黄 层 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上下结构 上宽下窄 学写字 “亻”两笔在横中线上侧相接;“衣”的横不宜过长,长撇从横画中部起笔,撇至“亻”侧,竖提的竖段在竖中线左侧,末笔捺要舒展。 会 写 字 “尺”罩住下方两点,上半部略扁些,撇捺要舒展;下方两点斜向平行,都收笔于竖中线。 上部扁、宽,中下部长、窄;第四笔横长,在横中线上侧,“由”竖在竖中线;下部的撇点上合下开,底部持平。 “尸”从上、左包围“云”,全字上窄下宽,“云”两横上短下长,上横在横中线上,撇折起笔在竖中线上。 1 2 译文 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译文及注释 五言绝句 字词积累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诗歌赏析 太阳依傍山峦渐渐下落,黄河向着大海滔滔东流。 小组交流,理解诗意,说说看到了什么景象。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挨着,靠着 完 指的是傍晚时分落山的太阳。 “入海流”就是“流入海”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太阳依着群山渐渐西沉,慢慢看不见了,滔滔黄河水向着大海奔流而去。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本段是小学语文课文 登鹳雀楼 里面一段,结合上下文 按照教师讲课的方式对本段进行讲解。分段不超过5段,有一段专门对重点词语进行解释。 想要 “千里目”就是“目千里”。用夸张的手法来形容看得远。 诗意: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景色。就要再登上一层楼。 读第2句,学习诗词含义。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 穷尽 诗歌讲解 欲 穷 千 里 目, 想要 看到 更 上 一 层 楼。 就要 再登上一层楼 全部 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全部景色 添加变通顺 调整顺序———千里 目”就是“目千里”。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为了按照教师讲课的方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