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087016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12 古诗三首 己亥杂诗课件(共23张PPT)

日期:2025-02-1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16次 大小:46691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统编,语文,五年级,上册,古诗,三首
  • cover
(课件网)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 12 古诗三首-己亥杂诗 作者简介 龚自珍(1792—1841), 字璱(sè)人,号定庵(ān)。今浙江杭州人。清末思想家、诗人、文学家和改良主义的先驱者。他的诗文主揭露清朝统治者的腐朽,洋溢着爱国热情,被柳亚子誉为“三百年来第一流”。 主要作品:《己亥杂诗》315 首。 课堂集中营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天公:造物主。 抖擞:振作,奋发。 降:降生,降临。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人材 一作:人才) 理解诗句 hài shì āi jū 我 会 写 字词乐园 亥 恃 哀 拘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这两句以比喻修手法。“风雷”,比喻革命风暴,表明只有依靠一场急风惊雷,才能打破在清朝统治下,到处呈现着的为时已久的一片死气沉沉的局面。 “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 诗句分析 我 会 认 字词乐园 己亥年间 依恃 抖擞 hài shì sǒu 左右/左中右 结构 独体结构 恃 擞 亥 探究活动 提到“万马”,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场景?“万马齐喑”一词又让你想到了什么样的情景?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 · · · 压抑 万马 壮观 万马齐喑 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 背景介绍 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辞官南归,后又北上迎接妻儿,在南北往来途中,他看着祖国的大好河山,目睹着生活在苦难中的人民,不禁触景生情,思绪万千,写下了315首诗,总题为《己亥杂诗》,本诗是其中一首。 ★清代的政治控制。 清廷以少数民族统治者的地位入主中原,……面对汉族和其他民族的地广人众,维持满族统治的取向深刻地影响了其权利布局,……构成了前代所无的促进政治高压的因素。……屡兴文字大狱更是这种高压的戏剧性表现。 在这样的历史格局里,清廷集权中枢、垂直控制空前地严厉,汉族士大夫的政治活动受到压制。 探究活动 “风雷”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雷,还指新兴的社会力量及尖锐猛烈的变革。结合补充资料,说一说作者为什么想要变革? 九州生气恃风雷, 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 · 借诗句来表达自己想改革现状的强烈愿望。 期待杰出人物涌现 期待改革大潮 涤荡旧势力 爱国热情 这两句诗运用了奇特的想象,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人是借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 “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 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诗句分析 ①清朝大体照搬明朝成例,明清科举一脉相承,达五百多年。 ②明、清两代都实行“科举必由学校”之制,参加乡试的士人,必须是官办学校的生员;地方学校的优秀生员,可以报送到京师国子监读书,而国子监生则可直接选授官职。 ③明清国子监和各级官学的教科书是传统的四书五经,朱元璋还增加了自己的著作《御制大诰》,宣扬绝对君权,要求臣民服从的封建主义。 (选自金铮《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 上海人民-出卷网-,1990年,有改动) 探究活动 “不拘一格”是什么意思?在诗中所描绘的那个时代,有什么拘束吗? 这首诗写完不到一年,1840年,英国的大炮轰开了中国的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