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1945年5月9日,莫斯科市民在红场举行庆典,庆祝纳粹德国的投降。 1945年4月25日,美军苏军在德国易北河胜利会师。 1945年5月9日晚,莫斯科烟花盛放,人们纵情高歌,庆祝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然而,就在人民欢庆胜利的激情犹酣之时,时任美国驻苏联使馆参赞乔治 凯南发出了一段惊人的论调: “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然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课堂导入 第八单元 20 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P108 二、冷战的发展与多级力量的成长…………………P111 三、两极格局的瓦解…………………………………P113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本课目录 1、“冷战”的概念:(P108)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 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 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时间) (对手) (表现) 冷 战 两极格局 加剧 推动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2、“冷战”的原因:(P108-109) 美苏分裂 国家利益 意识形态 综合国力 体系框架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美苏关系面临新的前景…… 战时社会主义苏联和资本主义的美国间的联盟基础发生了严重的动摇,美苏矛盾实际上取代了法西斯与反法西斯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而成为国际关系的主要矛盾…… ———黄安年《当代世界五十年(1945-1995)》 美国和苏联在消灭了法西斯这个共同敌人之后,战时同盟的基础不复存在(直接原因)。 材料二:P109【史料阅读】 吾国因拥有道义、政治、经济及军事各方面之力量,故自然负有领导国际社会之责任,且随之亦有领导国际社会之机会。吾国为本身之最大利益以及为和平与人道计,对于此种责任,不能畏缩,不应畏缩,且在事实上亦未畏缩。 材料三:P109【学思之窗】 波兰问题对于俄国人不仅仅是个荣誉问题,而且是个安全问题……因为苏维埃国家一些极为重要的战略问题都与波兰有关……波兰问题对苏维埃国家来说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 美苏两国战略与利益存在严重冲突(根本原因) 材料四: 共产主义已经成为世界上一切邪恶的根源,全世界应该采取美国制度。 ———杜鲁门 苏维埃制度比非苏维埃制度更有生命力,更稳固。战争是现代垄断资本主义基础上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要资本主义存在,战争就不可避免。 ———斯大林 美苏两国意识形态的尖锐对立 二战后,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西欧普遍衰落,美苏成为两大强国。 材料五: 二战结束后,经济上,美国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军事上...在战后初期垄断了核武器...苏联亦空前强大。 在重工业、军工方面拥有强大实力;军事上,拥有世界上最强大的陆军,在1949年打破美国核垄断...战后欧洲的形势非常严峻:生产凋敝,物质奇缺。英国从往昔的世界霸主降落为二流国家,法、德两国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雅尔塔体系”实质是美苏两分天下,为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基本的框架。 材料六: 二战中后期,反法西斯同盟国首脑相继召开一系列会议,在缔结一系列条约和协定后,建立了以美苏两大国为主导的“雅尔塔体系”。 我的一边坐着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坐着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946年2月22日,美国驻苏联大使馆代办乔治·凯南向华盛顿发回一封8000字“长电报”,提出了美国要依靠实力抵制苏联的 扩张,同时又不会引起美苏之间全面军事 冲突的主张。这是遏制政策的前奏。 ◎乔治·凯南 3、“冷战”的发生:(P110-111) 同年9月27日,苏联驻美国大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