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22168

综合与实践 低碳生活 教案 (表格式)【素养目标】 2024-2025学年度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日期:2025-09-19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教案 查看:31次 大小:12482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综合,素养,七年级,数学,人教,学年度
  • cover
综合与实践 低碳生活 教学目标 课题 综合与实践 低碳生活 授课人 素养目标 1.培养获取信息和资料的能力,加强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2.根据信息和资料设计数学问题或方案,强化数学思维和实际应用能力. 3.提升撰写研究报告的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目标 1.通过对“碳达峰”“碳中和”等相关知识的学习,以及对身边“碳足迹”计算的认识,建立低碳生活的理念. 2.设计自己的低碳生活行动方案. 活动重点 计算生活中的“碳足迹”,结合低碳生活设计数学问题并解答,设计低碳生活行动方案. 活动难点 结合低碳生活设计数学问题并解答,设计低碳生活行动方案. 教学活动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活动一:创设情境,新课导入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引起学生思考,为后面实践活动做铺垫. 【情境引入】 全球气候正在变暖,科学家认为,这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变化有关.2020年,我国承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什么是“碳达峰”“碳中和”?我们每个人能作出什么贡献呢?该进行怎样的低碳生活呢?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进入今天的探究与实践活动吧. 【教学建议】 本节实践课前应要求学生分成各研究小组,以团队协作方式做好资料收集整理工作.课堂引入时教师可使用多媒体教具展示资料,快速进入正题. 活动二:循序渐进,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 学生交流分享资料,共同学习“碳中和”方面知识,为后面的实践学习做好理论准备. 探究点1 学习“碳中和”等相关知识 “碳中和”“碳交易”等是落实《巴黎协定》要求并促进各国低碳绿色发展活动的重要概念,要建立低碳生活的理念,需深入学习相关知识. 任务1 分享交流 分享课前查阅的相关资料,对“碳中和”“碳交易”等相关概念,以及在当前国际、国内背景下二氧化碳减排发展情况等进行组内交流分享. “碳中和”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碳交易”指把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买方通过向卖方支付一定金额从而获得一定数量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权,形成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权的交易. 当前国际背景下碳排放总量仍在增长,但增速有波动,不同地区和国家的碳排放情况存在差异,一些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发展需求,碳排放增长较快,而发达国家的碳排放增长相对较为缓慢. 国内方面减排政策持续推进,我国政府高度重视二氧化碳减排,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与目标,通过能源结构不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加速,碳市场逐步完善来积极推动减排. 任务2 问题探究 在我们生活的大气层中,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大气体积的0.03%,但其对气温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此信息,你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能解决其中的哪些问题? 学生自主作答,答案不限,下面列举几种:  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如何影响气温的? 如果不对碳排放加以控制,会有怎样的结果?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益处有哪些? 解决问题: (1)二氧化碳会吸收地面辐射,使大气增温,就像给地球盖了一层被子,保存热量,从而对气温产生较大影响. (2)一方面,人类燃烧化石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砍伐森林等活动导致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上升,会使它对气温升高的影响加剧;另一方面,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北极地区海冰融化,海冰面积减少会降低地球反射太阳辐射的能力,进而使气温进一步升高. (3)缓解气候变化、生态系统改善、人类健康受益等. 【教学建议】 学生相互交流分享查阅到的信息和资料,信息收集越多,了解越深刻,越有利于开展后面的实践学习.通过这样的主动学习,学生了解到二氧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