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14095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10《论语》十二章课件(共69张PPT)

日期:2025-10-27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3次 大小:342899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论语,69张,课件,十二,单元
  • cover
课件69张PPT。《论语》十二章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孔府 孔子嫡系子孙居住地山东曲阜“三孔”孔庙 祭祀孔子的地方孔陵 孔子墓地孔子(公元前551--公元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 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东南)人.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相传有弟子三千,贤弟子七十二人,孔子曾带领弟子周游列国14年。孔子还是一位古文献整理家,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他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取,一生都在追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1.教育思想 ① 教育的指导思想 ———有教无类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雍也》) ———因材施教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述而》) ———触类旁通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教育的基本方法 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子罕》) ———循循善诱,循序渐进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③ 教育的基本内容 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 ———诗、礼是其主要课程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④ 教育的培养目标 学而优则仕。 ———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 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2.为学之道 ① 学习的态度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爱学、乐学 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述而》) ———学而不厌 力不足者,中道而废,今女画。(《雍也》)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述而》) ———专心致志,持之以恒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公冶长》)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里仁》) ———虚心求教,不耻下问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② 学习的方法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 ———温故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学思结合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学而》) ———精益求精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③ 学习的内容 文、行、忠、信。(《述而》) ———博学 “赐也,女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曰:“非也,予一以贯之。” ———贯一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 ④ 学习的目的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子路》) ———学以致用 “士志于道”,“朝闻道,夕死可矣”。(《里仁》) ———为己之学孔子的教育教学思想孔子杏坛讲学孔子杏坛讲学 《论语》名称的来由,班固《汉书·艺文志》说:“《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 《论语》是孔子与其弟子的语录结集,儒家重要经典之一。结集工作是由孔子门人及再传弟子完成的。 现在通行的《论语》20篇,内容以伦理、教育为主。———《论语》———是一部记录孔子和他弟子言行的书。 共二十篇。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 类型 1、语录体 2、对话体 3、叙事体子曰:“学 而 时习之,不 亦 说 乎 ?有 朋自远方来,不 亦 乐 乎?人不知而不 愠, 不 亦 君 子 乎 ? ”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先生,指孔子“悦”的古字,愉快生气,发怒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代指学习的内容了解孔子说:“学习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间去温习,不也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也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却不发怒(怨恨),不也是君子的行为吗?温习,实践同门为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学者认为,孔子虽然被尊为教育家,但他最初聚集众人于门下并不是为了教书,而是为了与志同道合者交流思想。课文中哪句话可以认作是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